发现没有?同样都是澳大利亚的铁矿石巨头,面对中国提出的人民币结算要求,力拓和必和必拓的态度简直是天壤之别!这背后藏着的,根本不是简单的商业选择,而是一场惊心动魄的股权战争和货币战争! 力拓看着是澳大利亚的企业,实则最大的单一股东是咱们的中国铝业,手里攥着 11.29% 的股份,这分量足够在决策时说话有底气。 更关键的是,中铝和力拓合作了这么多年,从最初的氧化铝供应到后来的股权投资,早就绑在一条船上了,这种深度绑定下,面对人民币结算的要求,力拓自然不会硬顶。 必和必拓的硬气就有点虚张声势了,它的股东名单里藏着不少门道。前三大股东全是贝莱德、道富集团这种美国资管巨头,加起来持股快到 20%,整个股东结构里美国资本占比将近一半。 这些美资股东怎么可能甘心让人民币分走美元的蛋糕?毕竟大宗商品用美元结算是维持美元霸权的重要根基,他们要是松了口,等于亲手给美元体系挖了个坑。 必和必拓的 CEO 甚至公开说美国电力成本低,要往美国市场倾斜,这态度说白了就是看背后美资的脸色行事。 其实两家心里都门儿清,中国是全球七成以上铁矿石的进口源头,等于握着他们的饭票。力拓早早站队,说白了就是不想跟钱过不去,毕竟跟着大股东的步调走,既能稳住中国市场,又能顺理成章推进合作,何乐而不为。 必和必拓就尴尬多了,一边是中国这个丢不起的大客户,一边是不能得罪的美资股东,彻底拒绝吧,眼看着巴西、几内亚的矿企在旁边虎视眈眈,中国从澳大利亚进口铁矿石的比例都从 65% 跌到 52% 了,再耗下去客户真要跑光;答应吧,背后的美资肯定不答应,这才陷入了骑虎难下的境地。 现在连澳大利亚政府都比必和必拓着急,悄悄找中方试探能不能分阶段推进人民币结算,毕竟铁矿石出口是澳洲经济的重要支柱,真要是丢了中国市场,可不是闹着玩的。 而力拓那边早就顺风顺水,成了全球三大矿企里第二个对人民币敞开大门的,既赚了钱,又卖了人情,这步棋走得确实精明。 这场较量往深了说,就是人民币在向美元的传统地盘发起冲击。以前大宗商品结算几乎是美元的天下,现在铁矿石这种工业命脉级的物资开始用人民币结算,意味着人民币国际化真正踩进了美元的腹地。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数据摆在那儿,美元的全球储备占比已经跌到 56.3%,人民币反倒升到 8.9%,超过了日元和英镑。要是更多大宗商品都跟着用人民币结算,美元的垄断地位就得松动。 必和必拓现在的处境挺微妙,现货市场上澳矿已经从溢价变成折价,交易员都在私下吐槽再扛下去明年长协客户就得全跑了。 反观力拓,借着人民币结算的由头,跟中国的合作越来越紧密,等于提前锁定了市场份额。 这背后的差距,本质上就是股权话语权的差距 —— 力拓有中资股东撑腰,能跟着市场走;必和必拓被美资绑住手脚,只能跟着美元的节奏转。 而且中国这边早就不是当年各自为战的状态了,成立了统一的矿产资源集团,把采购力量攥成了拳头,谈判时底气自然足。 同时还在巴西、几内亚布局了不少海外矿山,就算澳大利亚这边出点岔子,也有备选方案。 这种情况下,必和必拓的硬气更像是强撑,毕竟真要失去中国市场,放眼全球也找不到第二个能吃下这么大份额的买家。 说到底,这两家澳洲矿企的态度差异,就是一场股权博弈和货币较量的缩影。力拓看清了股权绑定带来的利益,也认清了市场的现实;必和必拓被背后的美资势力裹挟,还在硬扛。 但市场规律终究是绕不开的,人民币结算的浪潮已经起来了,就算必和必拓现在不松口,迟早也得面对现实。 毕竟在利益面前,股东的影响力再大,也大不过丢不起的饭碗。这场较量里,人民币实实在在迈出了关键一步,而必和必拓的犹豫,可能就要让它错过不少机会了。
必和必拓作出妥协,宣布第四季度部分业务采用人民币计价!中国身为全球最大的铁矿
【2评论】【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