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志凯教授那句话,我能咂摸一天。 “你们一个二战战败国,有什么资格,在这里跟一个

烟雨评社 2025-10-09 10:45:51

高志凯教授那句话,我能咂摸一天。 “你们一个二战战败国,有什么资格,在这里跟一个战胜国掰扯?” 就这一句。 真的,一句话,直接掀桌。 这话不是随便说的,是在一场聚焦 “二战历史认知与国际责任” 的国际论坛上,面对某二战战败国代表对中国内政指手画脚时说的。 当时那位代表拿着所谓 “人权报告”,指责中国 “不重视历史记忆”,可转头就回避本国在二战期间侵略他国、犯下战争罪行的历史,高志凯教授的反问,正好戳中了这种 “选择性失忆” 的要害。 要知道,二战结束时,战胜国与战败国的权责是写进《联合国宪章》和《波茨坦公告》的 —— 战败国必须承认战争罪行、承担赔偿责任、放弃军国主义,而战胜国则肩负着维护战后国际秩序、守护和平成果的责任。 现在有些战败国,不仅不彻底清算历史,反而拿着自己裁剪过的 “历史版本”,站在道德高地上对战胜国指手画脚,这种错位本身就很荒唐。 就像有些西方国家,总爱在大银幕上拍自己 “反抗纳粹”“拯救世界” 的电影,博物馆里摆着战争时期的旧武器、老照片,营造出 “受害者”“英雄” 的形象。 可对自己当年侵略殖民地、掠夺资源,或是像日本那样在亚洲犯下南京大屠杀、731 部队人体实验等罪行的历史,要么一笔带过,要么篡改教科书模糊表述。 比如某欧洲国家的中学历史课本,用了整整三章讲本国在二战中 “遭受的苦难”,却只用一段话提到曾参与殖民统治、镇压殖民地独立运动,连具体伤亡数字都没写。 日本更是多年来不断修改历史教科书,把 “侵略” 改成 “进出”,把 “南京大屠杀” 描述成 “个别事件”,这种 “记忆裁剪”,本质上就是在逃避历史责任。 可历史不是 “想删就能删” 的。中国作为二战东方主战场,抗击了日本侵略者 70% 以上的陆军兵力,付出了 3500 多万同胞伤亡的代价,光是南京大屠杀就有 30 多万平民和战俘惨遭杀害。 这些历史,不是某个人或某个国家想 “忘记” 就能抹去的 —— 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里,墙上刻着的遇难者姓名密密麻麻,展厅里陈列的遇难者遗物、日军暴行照片,都是铁证。 云南腾冲的滇西抗战纪念馆里,中国远征军将士的钢盔、武器,还有当地民众支援前线的工具,都在诉说着当年的牺牲。这些真实的历史印记,是中国作为战胜国的 “底气”,也是对那些试图篡改历史者的最好反驳。 现在有些战败国,一边享受着二战后战胜国建立的和平秩序带来的红利,一边又跳出来质疑战胜国的国际责任,甚至对中国的内政指手画脚。比如在涉疆、涉台问题上,某些国家动辄拿 “人权”“民主” 说事,可他们自己国内存在的种族歧视、贫富差距问题却视而不见。 还有国家在联合国会议上反对中国提出的 “维护二战胜利成果” 提案,却对本国国内复活军国主义的苗头放任不管。这就像欠了别人巨额债务的人,不仅不还钱,还天天跑到债主家,指责债主 “不会理财”,这种逻辑根本站不住脚。 高志凯教授的这句话之所以能引起广泛共鸣,就是因为它说出了很多人心里的 “憋屈”,我们尊重历史,不是要 “翻旧账”,而是要守护用千万人生命换来的和平,要让后代知道战争的残酷、和平的珍贵。 中国作为战胜国,始终在履行自己的责任: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是为了铭记历历史。 中国的底线已然明确,沉默已久的东方雄狮正在觉醒。面对侮辱,不再忍让;面对挑战,必将亮剑。世人正拭目以待,看这个东方巨人如何以坚定的步伐,书写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

0 阅读:54

猜你喜欢

烟雨评社

烟雨评社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