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中印战争世界各国的态度:一、支持印度:美国、苏联、英国、法国、日本、德国、意大利、澳大利亚、加拿大、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伊拉克、土耳其、挪威、荷兰、新西兰、比利时、卢森堡等等。二、支持中国:越南、阿尔巴尼亚、古巴、朝鲜… 1962年10月底,西藏高原的冷风还没吹透山口,枪声就已经在阿克赛钦和藏南响起来了。大多数国人直到今天还不知道,那场中印边境战争其实只打了不到一个月,中国军队没被打败,反而赢得干净利落。 可问题来了,打赢了仗,外交上却进了“死胡同”。全世界几乎都倒向了印度。你可能不信,那时候,连苏联都不站在我们这边。 先说个大家都知道的,美国。战争刚打响,白宫立刻动了手。C-130运输机从日本飞到新德里,装的是枪、弹药、无线电,还有一堆军需物资。 短短48小时,印度就收到了价值8000万美元的军援。这在当时,相当于印度一个年度国防预算的四分之一。 你以为这只是临时支援?其实不然。从1959年起,美国就开始“投资”印度,三年时间砸进去41亿美元。他们不傻,知道印度虽然嘴上说不结盟,骨子里还是想往西方靠。 冷战嘛,谁都想拉个盟友当“亚洲代理人”。但最让人心寒的,其实是苏联。中国当时还算“社会主义阵营”的一员,可赫鲁晓夫早就跟中国不对付。 1962年,正赶上中苏关系最紧张的时候,苏联一边嘴上说“和平解决”,一边悄悄把原定第二年交付的米格-21战机提前送到了新德里。《真理报》还发文说中国“破坏边境和平”,你说气不气? 而英国呢?虽然援助不多,给的都是二战剩下来的老枪,但态度很明确,支持印度。蒙哥马利将军甚至还在私下里说,中国军队“战术高明”,但“站错了位置”。 你可能觉得,这些西方国家支持印度也正常,可连东南亚一些国家也开始站队了。菲律宾、泰国、马来西亚这些国家,担心中国强势崛起打破地区平衡,跟着美国走了一步棋。 伊拉克、土耳其、甚至荷兰、比利时、卢森堡这些欧洲小国,也在联合国里帮着印度说话。整个联合国的气氛就是,中国是“侵略者”,印度是“受害者”。 这时候,中国确实孤立了。但也不是完全没人站在中国这边。越南,就是第一个公开支持中国的国家。胡志明当时刚忙完抗法战争,国内局势一团乱,可还是发话了,指责印度“挑衅在先”。 中国之前曾援助越南230个营的装备,越南人记得这个情。再就是朝鲜。金日成说得很直接,这场争端是“帝国主义留下的烂摊子”,中国动手,有理。 还有古巴。那时候正值古巴导弹危机,卡斯特罗和中国一样,正跟美国死磕。他公开表态支持中国,说这是“反帝斗争的一部分”。 让人意外的是阿尔巴尼亚。这个东欧小国和中国关系特别铁,哪怕苏联翻脸,他们也一直站在中国这边。1961年苏联断援后,只有中国伸出援手,送去了2.5亿元援助和几十万吨粮食。 但这些国家,说实话,影响力有限。中国当时最想争取的,是苏联和印度之间的“缓冲区”——巴基斯坦。 战争期间,巴基斯坦保持中立。可没过多久,1963年,中巴签署边界协定,迅速解决了边境问题。这一步,直接铺平了后来中巴“铁哥们”路线。 你可能觉得巴基斯坦太聪明,其实他们也没得选。印度是死对头,中国是潜在盟友。敌人的敌人嘛,自然成了朋友。 再说说那场战争本身。中国军队打得太干脆了。一个月不到,歼灭印军约4900人,俘虏3900人。最后,中国自己宣布停火,还主动后撤,把俘虏都送了回去。 可这些“姿态”,换不来国际理解。反而让很多人觉得,中国是靠实力“欺负”了印度。西方媒体集体开火,《纽约时报》直接说中国是“扩张主义者”。 联合国也没给中国什么好脸色。美国想搞个谴责中国的决议,苏联虽然没跟着签字,但也没出来帮中国说句话。 中国当时的外交处境,用“孤岛”来形容都不夸张。后来,六个亚洲非洲国家——柬埔寨、缅甸、印尼、加纳、锡兰、阿联,提出个调停方案,让中国后撤20公里,印度不用动。 看上去是调停,其实就是偏袒。中国果断拒绝。它直接导致了印度彻底倒向苏联。战后,印度从苏联大量采购武器,1971年签下《苏印友好合作条约》,几乎等于军事同盟。 苏联还在印巴战争中公开支持印度,帮它肢解了巴基斯坦,搞出了今天的孟加拉国。而中国呢?从这场战争后,彻底走上了“自力更生”的路。 1964年,原子弹爆了。1970年,卫星上天。农业、工业、科技全面提速。今天回头看,那些当年支持印度的国家,大多是为了自己的冷战利益。 而那些力挺中国的国家,要么是社会主义阵营,要么是和中国有深层利益绑定。这也是为什么,今天我们还要记得这段历史。不是为了争输赢,而是为了看清世界。
为什么总说二战打光了苏联一代人,而没有人说打光中国一代人?不仅是苏联,德
【15评论】【4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