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投身化学领域的时候,北川的回答是“因为化学家能分清甲醇和乙醇”北川特别喜欢喝酒,还会拉着课题组的人一起喝,边喝边点名让人站起来说两句,说是为了锻炼学生的公开演讲技能;理查德·罗伯森,一路名校的学霸,牛津大学读了本科和博士,又去加州理工学院和斯坦福大学做了博士后。史上最强打工人,老板布置的杂活,干成了诺贝尔奖!为一年级的化学讲座制作大型木制晶体结构模型,布置任务的上级是当时的系主任,唐·斯特兰克斯 (Don Stranks),1986年已去世;奥马尔·亚吉,一家11口人,和牛一起住。1965年,亚吉出生于约旦。这是一个从巴勒斯坦被迫来到约旦的难民家庭。他们没有电可以用,清洁的水也非常少。他研究的一类MOF材料可以从空气中捕获水蒸气,这能用于帮助干旱地区获取清洁的水资源,从某种程度上,他也在帮助小时候的自己。不过,亚吉坦言,他最初开始做研究,并没有想要解决水资源或者碳捕获等如此宏大的问题,他只是着迷于化学之美。亚吉做得很成功,他被称为“金属有机框架”之父。亚吉总结了一个“5%法则”(5% rule)——当95%的人都怀疑你时,总有那坚定的5%能看到你努力的价值。 亚吉的父母没什么文化,父亲大概只念到六年级,母亲完全不识字。但是对科学的追求,完全改变了他的人生。亚吉说:科学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均衡的力量。
今天我除了不爽,便是愤怒。因为2025诺贝尔物理学奖颁给了美国、英国、法国三位
【369评论】【7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