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哪是探亲,明明是搬家!”上周在浦东机场,我看着一大家子印度人差点惊掉下巴。 十二个大人小孩,轮椅上坐着老人,怀里抱着婴儿,行李堆得比人还高,手里却都攥着S1探亲签证。 我凑过去听他们聊天,一口流利的中文说着“来看亲戚”,可谁探亲会带锅碗瓢盆和过冬的厚被子?旁边海关工作人员眉头都皱着,反复核对他们的亲属关系证明,最后还是让他们过了。 这事让我想起邻居老张家的糟心事。2022年,老张儿子娶了个印度姑娘,当时姑娘说自己在上海读研,家里就一个妈妈。结果结婚不到半年,姑娘就以“妈妈来照顾月子”为由,给妈妈办了S1签证。 老张老两口想着都是一家人,没多想就腾出客房。可没想到,妈妈来了没三个月,姑娘又说“弟弟来中国学中文”,接着是“舅舅来考察生意”,前前后后带了七个亲戚来。 现在老张家三室一厅挤得满满当当,厨房天天飘着咖喱味,卫生间永远排队。老张偷偷跟我说,那几个亲戚来了快一年,没见他们找工作,也没见他们学中文,反而天天去周边逛,像是在踩点。 后来小区里传得沸沸扬扬,说那印度姑娘结婚就是为了办亲属签证,把中国当跳板。老张儿子想离婚,可姑娘说离婚就去告他“歧视外籍配偶”,老两口愁得头发都白了,好好的家成了“国际宿舍”。 更让人揪心的是,这种“假结婚办签证”的事还形成了产业链。我一个做中介的朋友说,现在帮外国人假结婚拿居留证,市场价已经涨到30万了。 中介会专门找急需用钱的本地人,给他们培训“夫妻话术”,连对方的生日、爱好都要背下来。还会PS假的合照,背景选外滩、迪士尼,看起来跟真情侣没两样。去年上海就查出一对假夫妻,女方连男方老家在哪都不知道,结婚照里的衣服都是P上去的。 这些人拿了居留证后,就开始“链式迁移”。先一个人站稳脚跟,再以“探亲”“照顾”为由,把七大姑八大姨都接来。我们小区这两年印度人翻了倍,以前就两个留学生,现在整栋楼都能闻到咖喱味。 最明显的是资源紧张了。小区门口的菜市场,以前早上8点去还能买到新鲜菜,现在7点就被抢得差不多了,摊主说很多外籍居民一买就是一周的量。 附近的公立学校更夸张,去年外籍学生名额比前年多了三成,本地家长半夜排队报名,还是有不少孩子只能去民办学校。医院也一样,儿科门诊里外籍孩子占了近一半,排队时间比以前多了一个小时。 其实不是不欢迎外国人来中国,毕竟中国现在越来越开放。但像这样借着探亲、结婚的名义,拖家带口长期定居,挤占公共资源,换谁都不舒服。 加拿大就是前车之鉴。2023年他们清理了六万假移民,这些人大多是通过假结婚、假亲属关系进来的,没工作还占用福利,最后清理时引发了一堆社会问题,街头流浪汉多了三成,政府还花了上亿安置费。 我们可不能走这条路。现在出入境审核已经严了很多,去年广州就查出两百多起材料造假的案子,有的伪造亲属关系,有的虚构工作证明。但还是有漏网之鱼,毕竟“亲属关系”“探亲目的”这些太难核实。 我觉得,以后办亲属签证,不仅要查证明,还得定期回访,看看是不是真的在探亲。要是发现长期居住还不工作,就该限制续签。毕竟中国是我们的家,欢迎客人来,但不能让客人把家当成自己的地盘。 你身边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事?你觉得该怎么加强亲属签证的审核?来评论区聊聊你的想法。
好了这下瞒不住了,全国人民都知道了!!网友在浦东机场遇到一大家子印度人
【2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