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志愿军和美军互换装备,搞不好志愿军还打不赢,美国陆军部长丹尼尔·德里斯科尔大概就是这个意思,你说惊诧不惊诧? 德里斯科尔上任没多久,就在2025年9月25日的肖恩·瑞安秀播客里聊起中国陆军。他直言中国在无人机和科技上领先,但这容易让部队太依赖设备。在陆地打仗时,美国士兵靠个人素质和现场决策,就能每场都赢。这话听着自信满满,隐约透着美军意志和指挥艺术碾压对手的意思。搁现在中美军力对比的语境下,这观点挺有针对性。他还强调,美国工业基要加强,好应对跟中国的长期对抗。话说回来,这不就是在说,装备再牛,没人用好也白搭?德里斯科尔这番表态,戳中了不少历史痛点,尤其是朝鲜战争那会儿,志愿军装备落后,却靠啥硬扛美军? 回想朝鲜战争,志愿军1950年10月19日跨过鸭绿江,装备基本是步枪、手榴弹和少量迫击炮,轻装上阵,对比美军的全套机械化、坦克飞机啥的,差距老大了。美军有M1加兰德步枪、巴祖卡火箭筒、M4谢尔曼坦克,还空中支援轰炸,可志愿军就靠小米加步枪,补给线拉得老长。志愿军战术上玩渗透和夜战,兵力多达几十万,分多路包抄,专打美军侧翼和后勤。美军装备重,机动性差,在山地里卡壳多,志愿军则人多势众,快速穿插堵路。结果呢,志愿军第五次战役就把美军从鸭绿江边赶回三八线。德里斯科尔的话要是套进去,换装备后志愿军用美军坦克,能不能更快推进?但历史证明,志愿军那股子韧劲,不是装备能简单替换的。 长津湖战役是典型例子,1950年11月27日,志愿军第九兵团和第四十二军出其不意围住美第十军。美军陆战一师装备精良,有重机枪、榴弹炮和空投补给,可气温零下30多度,装备冻住用不上,士兵还得扛着厚衣服爬山。志愿军穿单薄棉衣,靠步行急行军145公里,14小时内切断美军退路,火力点布得密不透风。美军车队被堵,抛弃上百辆卡车和坦克,南撤时损失惨重。志愿军伤亡也大,但战术上占优,包围分割敌军,迫使美军从进攻转防御。这仗打完,美军承认志愿军机动性和隐蔽性强,装备优势没发挥全。德里斯科尔说美军靠决策赢,要是换了志愿军的轻武器,美军还能适应那山路急行军吗?志愿军用上美军炮火,恐怕推进更快,堵得更死。 志愿军整体战术,继承了抗日和解放战争的经验,强调近战夜战和人海战术。1950年入朝时,志愿军总兵力78万,装备虽旧,但训练有素,纪律严明。美军当时多是二战后志愿兵,装备先进却不适应亚洲山地战。志愿军第五次战役,1951年春,38军和39军包抄美军第二师,切断补给,逼得美军收缩防线。美军空中优势大,志愿军就用伪装和分散行军避开侦察。结果,志愿军推进到三八线附近,稳定战线。德里斯科尔观点忽略了这些,技术依赖是问题,但志愿军当年零技术也赢了关键仗。要是互换,志愿军学美军指挥,结合自身机动,美军拿轻装备,估计在寒冬里乱套。 德里斯科尔这言论,还得看他上任后的动作。2025年3月,他推陆军改革,淘汰旧系统,搞双用途技术,整合民用制造链条,好打持久战。4月,他兼任酒精、烟草、火器和爆炸物管理局代理局长,监督火器犯罪,协调调查。5月,在陆军现代化论坛上,他谈采购优化,呼吁国会多拨款。7月,向委员会陈述预算,强调电子战和无人机。9月,推动国防重组,在播客里聊全球安全。10月2日,去韩国视察,墙上地图前看威胁评估,指示加强高科技部署,说中国和朝鲜都是区域威胁。跟韩国国防部长谈联盟和无人机合作,扩展军工维修。这家伙忙活得挺实诚,焦点在现代化和执法上。 话说回来,德里斯科尔背景决定了他的视角。从伊拉克巡逻到耶鲁课堂,他见识过现代战,但朝鲜战争那代人不一样。志愿军靠意志和战术,弥补装备短板,美军后来也学着适应。互换装备的假设,听着新鲜,可历史数据摆着:志愿军伤亡率高,但战略目标达成了。德里斯科尔说美国士兵素质高,这没错,但志愿军那时候也一样硬气。搁今天中美博弈,这话提醒大家,技术牛归牛,人不行啥都白搭。志愿军故事,告诉我们装备只是工具,关键看怎么用。
假如志愿军和美军互换装备,搞不好志愿军还打不赢,美国陆军部长丹尼尔·德里斯科尔大
香茶品岁
2025-10-08 23:04:06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