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江西景德镇的“鸡排哥”李俊永突然成了全网焦点。这个原本在珠山大道摆摊卖鸡排的小贩,因为一句“做完你的做你的”火遍网络,现在不仅摊位装上了专属空调,还正式成立了“景德镇市珠山区李俊永餐饮管理工作室”。从街头小贩到个体工商户,这场逆袭背后,藏着比6元鸡排更滚烫的生存哲学。 李俊永的摊位前常年排着长队,但真正让他出圈的,是那份近乎偏执的“匠人精神”。每天清晨六点,他和妻子就开始腌制鸡排,油锅里的油坚持每天更换,鸡排现炸现卖,绝不用预制菜。有顾客拍下他炸鸡排时的细节:递鸡排前会提醒“请把塑料袋打开”,理由是“敞开散热更酥脆”。这种近乎仪式感的操作,被网友戏称为“鸡排界的偏执艺术家”。更难得的是,面对每天几百人的排队大军,他总能边炸鸡排边和顾客唠嗑,对等得久的客人说“我已经没有理由让你再等了”,对带娃的宝妈说“你可以亏待自己,但不能亏待自己的胃”。这些带着烟火气的金句,让6元的鸡排吃出了60元的情绪价值。 但真正让人动容的,是这场逆袭背后的家庭支撑。李俊永的妻子“鸡排嫂”每天凌晨两点才收摊,大舅子负责裹面包糠,侄子帮忙扇风降温,连70岁的母亲都守在摊位旁和顾客拉家常。这个被网友称为“鸡排家族”的团队,用最朴素的方式诠释着“一家人拧成一股绳”的力量。有亲戚透露,李俊永早年前就免费教亲戚炸鸡排,带着下岗的兄弟姐妹一起谋生。这种“有财大家发”的胸襟,在流量至上的时代显得尤为珍贵。 工作室的成立,看似是商业升级,实则是品质的背书。面对突然爆红的流量,李俊永没有选择开连锁店或接广告,反而成立工作室专注餐饮管理和食品销售。他在社交平台晒出食用油检测报告和健康证,用最实在的方式回应食品安全质疑。这种“宁可慢一点,也要稳一点”的选择,恰恰戳中了当下消费者对“真诚”的渴望。 从城管为他增设便民服务点,到文旅局授予“文旅推介官”称号,这场逆袭早已超越个人成功。当其他网红忙着收割流量时,李俊永却在视频里说:“国庆人流量大,我要把产品及时做出来,不能给景德镇丢脸。”这种把个人命运与城市形象绑定的自觉,让6元的鸡排吃出了60亿项目的格局。 有人说李俊永是“底层逆袭的典范”,但更准确地说,他证明了一个道理:在算法推送的年代,真诚才是最硬的流量密码。当其他摊主用预制菜节省成本时,他坚持现炸;当其他网红忙着带货时,他拒绝奶粉广告;当流量涌来时,他选择用工作室沉淀品质。这种“笨办法”,恰恰是这个时代最稀缺的智慧。 现在问题来了:如果有一天你路过景德镇,会为了这份6元的情绪价值排两小时队吗?或者你觉得,在快节奏的今天,这种“慢工出细活”的模式还能走多远?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吧! (案例来源:朝天酱)
景德镇夜市那个卖6元鸡排的李俊永,不声不响把工作室注册好了。别人抢着签MCN
【28评论】【1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