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了、来了,且看高市早苗要不要反击?日前,日本右翼势力在中国驻日本大使馆前抗议,

萝花芳草林 2025-10-08 20:43:17

来了、来了,且看高市早苗要不要反击?日前,日本右翼势力在中国驻日本大使馆前抗议,如果再侵犯日本领空,他们就要反击了。 组织者田母神俊雄曾是航空自卫队高官,现场参与者约数百人,被日本警方限制为5人一组轮流喊话,整个过程未引发暴力冲突。 这类抗议并非首次,其背后是日本右翼势力长期利用领土、历史等问题煽动对抗的惯用手段。 高市早苗作为日本右翼政客的代表,其政治生涯与类似抗议活动存在微妙关联。她曾多次参拜靖国神社,否认侵略历史,并主张修宪扩军。 此次右翼抗议恰逢她当选自民党总裁之际,表面是向中国施压,实则为迎合国内保守势力,巩固自身政治基础。然而,这种煽动性行为与日本政府的实际行动存在明显矛盾。 例如,日本警方严格限制抗议规模,表明当局并不希望事态升级。这种“表演式抗议”与“谨慎管控”并存的局面,折射出日本右翼与官方之间的利益博弈。 历史经验表明,日本右翼常通过制造外部威胁转移国内矛盾。例如,2024年日本右翼曾炒作“中国游客虐鹿”谣言,后经奈良官方调查确认为不实信息。 此类操作旨在煽动民族情绪,掩盖日本经济疲软、社会老龄化等深层问题。高市早苗在竞选时亦曾借用类似叙事,试图将民众对政府的不满引向对外对抗。 日本右翼叫嚣“反击”的背后,是中日经济高度依存的不对称格局。中国连续多年是日本最大贸易伙伴,2024年双边贸易额占日本外贸总额的20%以上。 日本半导体、汽车等行业依赖中国的稀土、电池材料等关键资源,若中国反制,日本产业链将遭受重创。 例如,2024年中国对日稀土出口受限时,日本车企一度面临停产风险。 高市早苗胜选后迅速表态希望与中国对话,并强调遵守中日政治文件原则。这一转变凸显其务实考量:日本无法承受对华经济脱钩的代价。 经济利益当前,高市早苗若盲目跟随右翼激进主张,无异于政治自杀。 日本右翼炒作“领空侵犯”时,刻意忽略双方军事实力的代差。2025年5月,日本一架民用飞机闯入钓鱼岛领空,中国海警仅用5分钟完成警告驱离。 而日本自卫队近年频发坠机事故,F-35、F-15等主力机型因老化问题多次坠毁,暴露装备维护短板。这种实力对比下,所谓“反击”更多是口号式的虚张声势。 更深层的问题在于日本右翼对历史认知的扭曲。靖国神社游就馆长期美化侵略战争,否认南京大屠杀。 高市早苗等人参拜靖国神社的行为,不仅伤害亚洲人民感情,更背离日本在“东京审判”后应承担的国际责任。 历史证明,任何企图颠覆战后国际秩序的行为终将失败。 德国因彻底清算纳粹历史赢得邻国尊重,而日本右翼的倒行逆施只会加剧其国际孤立。 中日关系的未来不取决于右翼喧嚣,而在于双方能否基于共同利益构建稳定框架。中国外交部多次强调,愿在相互尊重基础上与日本合作,但坚决反对任何挑战中国主权的行为。 例如,2025年王毅外长访日时,中方明确要求日方恪守中日四个政治文件,妥善处理台湾、钓鱼岛等敏感问题。 日本社会内部亦存在理性声音。多数日本民众更关注经济民生而非对抗,部分学者呼吁政府避免卷入大国博弈,专注区域合作。 高市早苗若真正着眼于国家利益,应引导国内舆论走向务实,而非被右翼绑架。 日本右翼的“反击”闹剧,本质是政治投机与历史虚无主义的结合。但现实中的经济依存、军事差距与历史责任,注定其难以掀起真正风浪。 中日两国比邻而居,和则两利、斗则俱伤。唯有尊重历史、立足现实,才能走出对抗的泥潭。 正如中国外交部所言:“是选择做地区稳定的建设者,还是动荡的制造者,日方必须作出负责任的选择。” 参考资料:我国驻日大使馆就右翼反华游行向日方紧急交涉——潜江新闻网

0 阅读:38

猜你喜欢

萝花芳草林

萝花芳草林

萝花芳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