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杭州,一女子在家吃螃蟹,她用牙齿咬开螃蟹腿时,突然感到一阵剧痛,随后竟然连喝水都疼!女子疼得受不了了,就去医院检查,结果发现牙被蟹腿崩“裂”了,需要进行根管治疗。网友:螃蟹壳这么硬? 据大象新闻10月4日报道,金秋时节,市面上的大闸蟹陆续上市,鲜美的蟹肉成了不少人的心头好。 可大家在惦记这份美味时,往往容易忽略一个关键问题——蟹壳的硬度。 很多人觉得牙齿够结实,啃个蟹腿不算事儿,可实际上,蟹壳的硬度和我们牙齿最外层的牙釉质处于相近水平,压根不存在“牙齿更能扛”的说法。 这种“硬碰硬”的情况,最后吃亏的往往是自己的牙齿,最近浙江杭州一位女士的经历,就给大家提了个醒。 这位女士姓刘,前些天在家煮了刚买的大闸蟹,准备好好过把瘾。 她平时吃蟹就习惯用牙咬蟹腿,觉得这样剥肉方便,没多想就拿起一只蟹腿咬了下去。 可刚一用力,就听见“咔”的一声轻响,紧接着一阵剧痛从牙齿往头顶窜,半边脸瞬间就麻了。 她赶紧用手捂住脸,眉头皱得紧紧的,本以为歇几分钟就好,没想到疼痛感一点没减,后来喝口温水,只要水碰到那颗疼的牙,钻心的疼就让她直咧嘴。 实在扛不住疼,刘女士赶紧去了附近医院的口腔科。 医生让她张开嘴,用小镜子照了半天,又用细探针轻轻碰了碰,终于找到了问题。 那颗疼的牙齿上有一道特别细的裂纹,不仔细看根本发现不了,而且裂纹已经扎到了里面的牙神经。 医生说,这种情况叫“牙齿隐裂”,得做根管治疗才能好。 根管治疗可不简单,得先把牙齿里坏了的神经组织清理干净,再用专门的材料填进去,最后把牙齿补好,前前后后得跑好几趟医院。 更让刘女士闹心的是,这牙一坏,接下来好几个月都没法好好吃饭,原本想尝鲜的快乐,全变成了看牙和忌口的麻烦。 其实这事完全能避免,用牙硬扛蟹壳,看似省了剥壳的事,实则把牙齿推到“硬碰硬”的险境,最后付出的不仅是多次跑医院的时间,还有好几个月没法好好吃饭的代价,实在不值。 刘女士的经历让大家关注到咬蟹腿伤牙,可还有一个容易被忽略的点,就是蟹腿可能带来的其他风险。 不少人不知道,蟹腿其实存在潜在的毒性,虽然不常见,但一旦遇上就不是小事。 尤其要是手上有流血的伤口,这时候接触蟹腿,很可能会引发额外的麻烦。 所以不光是不能用牙咬,处理蟹腿的时候,要是手上有伤口,也得格外小心,最好先做好防护。 说到吃蟹,还有个常见的误区——大家总把配蟹的工具当摆设。 其实那些蟹钳、蟹针都是专门用来开壳的,用它们夹开蟹腿、挑出蟹肉,既不用费多大劲,还能稳稳护住牙齿,比把牙齿当“开壳器”靠谱多了。 可生活里,不少人总觉得“自己的牙自己说了算”,除了咬蟹腿,平时用牙开啤酒瓶盖、咬核桃壳、啃骨头也不当回事,可这些行为都是在给牙齿“埋雷”。 牙齿看着结实,其实经不起反复啃咬硬物,指不定哪天就像刘女士这样,吃顿美食反倒惹了疼。 而且得注意,不同人群用牙的风险还不一样。 上了年纪的人牙齿会慢慢变脆,表面的牙釉质也不如年轻时坚固,要是再像年轻人那样用牙硬啃硬物,出现牙齿隐裂的风险会更高。 家里有老人的,平时得多提醒一句,遇到硬壳、硬壳类的食物,别图省事用牙咬,找对工具才是关键。 说到底,秋风起吃蟹是件开心事,可千万别让“图省事”毁了这份快乐。 不管是自己吃,还是给家人准备,记住一句话:蟹壳再硬,也别用牙扛,找对工具、讲究吃法,才能既尝得到蟹的鲜,又护得住自己的牙。 今天的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大家对此事有何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和讨论,感兴趣的可以点击头像加关注,我将每日更新优质内容,我们下期见。 信源: 原文登载于大象新闻2025年10月04日关于《女子吃螃蟹将牙齿咬裂!专家提醒:避免用牙齿“硬碰硬”》的报道
广东惠州“小径湾餐厅,”被顾客投诉,店家喊冤,到底冤不冤。你看他这两只螃蟹还2
【6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