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想成为发达国家,就必须先成为消费大国”,在今年6月份的天津论坛会上,女专家

往事趣谈纪录 2025-10-08 18:22:16

“中国想成为发达国家,就必须先成为消费大国”,在今年6月份的天津论坛会上,女专家金刻羽痛心疾首地呼吁全民消费、向日韩学习: 她还说,我们总是说自己科技多厉害,人工智能多牛,但光靠生产和出口是富不起来的,除非像日本和韩国那样,成为消费大国。 老百姓爱花钱、并且爱在国内花钱,才能带动经济,金刻羽表示:“中国必须立足消费,才能成为真正利用科技的大国”。 这话可不是空喊口号,看看邻居日本就知道。日本在二战后经济重建那阵子,也曾靠出口轻工业品攒下第一桶金,但真正成为发达国家的关键,是后来居民消费的全面崛起。 2023 年的数据显示,日本老百姓花在服务上的钱占总消费的 57%,像旅游、养老护理、文化娱乐这些看不见摸不着的消费,撑起了大半个日本经济。 因为老百姓愿意花钱享受更好的服务,日本企业才会拼命研发新技术,比如索尼的随身听、松下的智能家电,都是先满足了国内消费者的需求,才一步步卖到了全世界。要是没有国内的消费市场托底,这些企业根本不敢砸钱搞研发,更别说成为科技巨头了。 紧接着再看韩国,这个跟我们文化相近的邻居更有参考性。2024 年一季度,韩国经济能超预期增长,内需立下了头功,民间消费环比涨了 0.8%,对 GDP 的贡献率达到 0.7 个百分点,比出口的拉动还强。 现在韩国人花在服务上的钱占比已经到了 58%,年轻人愿意为 K-pop 演唱会买单,中年人舍得花钱在高端医疗上,这些消费反过来又让韩国的文化产业、医疗技术越来越强。 对比下来,咱们国家的消费潜力确实没完全释放出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数据显示,2024 年我国居民储蓄率还有 43.4%,住户存款余额飙到 151.25 万亿元,人均存款首次突破 10 万元。 这说明不是老百姓没钱,而是不敢花、有顾虑,毕竟养老、看病、孩子上学这些事儿,都得留着钱防身。 不过这两年已经有好转的苗头了。2025 年一季度,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同比实际增长 5.3%,其中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涨得最快,达到 13.9%。 就拿新能源汽车来说,2024 年整车消费规模超过 2 万亿元,市场渗透率冲到 44.3%,正因为老百姓愿意买,比亚迪、华为这些企业才敢在智能驾驶技术上不断砸钱,现在咱们的新能源汽车不光卖得好,技术还领跑全球。 国家也看出了问题的关键,去年出台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就是在给大家的支出做减法。 比如呼和浩特给生二孩的家庭发 5 万元育儿补贴,生三孩发 10 万元;2025 年起研究生学业奖学金也提高了,硕士生从每年 8000 元涨到 10000 元。这些政策都是在减轻大家的后顾之忧,让老百姓敢把钱从银行取出来花。 一教授说得很实在,减负就等于增加可支配收入,每增加一单位社会保障支出,能通过消费带动更多经济活动。 比如养老金提高了,退休老人敢买新家电、敢出去旅游,家电卖场、旅行社生意好了,就能雇更多人,这些人的收入又能变成新的消费,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其实成为消费大国,不是让大家乱花钱,而是让钱花得值、花得放心。日本韩国的经验告诉我们,消费和科技是相辅相成的,没有消费需求托底,再厉害的科技也落不了地;反过来,科技进步又能造出更让老百姓愿意买单的产品。 咱们国家现在一边搞科技突破,一边完善社保让大家敢消费,这条路走对了方向。 只是这个过程急不得,毕竟改变消费习惯、打消后顾之忧需要时间。你觉得咱们身边的消费氛围这两年有变化吗?国家还该出台哪些实在政策让大家敢花钱?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0 阅读:56

评论列表

随和

随和

1
2025-10-08 20:13

我也想花钱!今年挣得钱大部分都进医院了!连我自己生病都没舍得在大医院花钱买药!回县城医院拿药最起码可以报销一部分!

往事趣谈纪录

往事趣谈纪录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