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有很多朋友不理解,如今不少60岁退休的老同志,为什么工龄能达到44年以上、甚

桃花林里时光 2025-10-08 15:22:13

现在有很多朋友不理解,如今不少60岁退休的老同志,为什么工龄能达到44年以上、甚至有15岁就参加工作的;还有那个年代,一个家庭五六个子女,为什么都能够在国营工厂上班?几乎没有失业的;什么是“一头沉”、“农转非”等等。 上世纪70年代中后期直到80年代末,那十来年时间,父母在国营工厂上班、他们的子女初、高中毕业后,真就是无就业之忧,进厂工作的渠道很多。一是“上山下乡”接受农村锻炼1~3年后,都能直接进厂工作;二是当时规模以上工厂,都有自己的技工学校,读两年就分配进厂还有个好工种;三是参军当兵一两年,复员后各个工厂都必须安排;四是有“顶替接班”政策,父母退休子女可以接替他们进厂工作;五是极少数学习好的厂子弟考上大、中专,更不必为工作发愁,国家包分配。 1980年代中期前,大部分地区学制为小学5年、初高中分别两年,共9年制,学生们一般16岁就高中毕业了,初中毕业则年龄更小,他们或当兵或下乡或直接顶替父母接班进厂,都是计算工龄的。因此,那个时候十五六岁参加工作、开始计算工龄,再正常不过了。 至于“一头沉”,是指当时在工厂工作的男职工(几乎都是农村出身的复转军人和极少部分工农兵大学生分配进工厂的),其配偶和子女都是农村户口。后来他们为了解决同爱人分居和子女工作等问题,根据相关政策,把其农村户口转移到了工厂所在地的城市,称之为“农转非”。(

0 阅读: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