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法国扣了一艘俄罗斯油轮,结果发现船长竟是中国人,舆论炸了。现在法方骑虎难

蒙图信众 2025-10-08 14:49:03

[太阳]法国扣了一艘俄罗斯油轮,结果发现船长竟是中国人,舆论炸了。现在法方骑虎难下,放也不是,不放更难,想借机打击俄罗斯,反而惹上中国。 (信息来源:网易——48小时转折:普京怒斥扣船行为,法国宣放行,11万吨油轮启赴印度) 10 月 1 日,比斯开湾的平静被直升机轰鸣声打破。 法国海军特种部队搭乘超美洲豹直升机实施闪电突袭,迅速控制了 244 米长的“博拉卡伊”号油轮。 这场高调行动将这艘巨轮推向地缘博弈的风口浪尖,却也在 48 小时后以戏剧性反转收场。 事件始于法国布雷斯特检察院的一纸声明,指控该船隶属俄罗斯“影子舰队”,并涉嫌与 9 月下旬丹麦领空无人机侵扰事件有关。 法军在公海强行登船,拘留了包括中国籍船长在内的两名核心船员。 然而戏剧性的是仅仅过去两天,法国被迫释放油轮,仅以“拒绝服从指令”为由向船长发出 2026 年 2 月的出庭传票。 这艘装载着 75 万桶俄罗斯原油的货轮,最终在暮色中驶向印度瓦迪纳尔港。 事件背后的深层矛盾早有迹可循。“博拉卡伊”号的航行完全符合国际贸易规则。 印度合法采购的原油从俄罗斯普里莫尔斯克港启航,目的地明确。 法国的拦截行动从一开始就存在法理硬伤。7 名国际海洋法教授联名批评其“滥用国际法”,直指此举是“内部制裁国际化”的危险尝试。 法方的真实动机,折射出俄乌冲突后欧盟对俄制裁的困境。 随着欧盟实施原油禁运与价格上限,俄罗斯组建起由 940 艘老旧油轮构成的“影子舰队”,通过更换船旗等手段规避制裁。 这类运输占俄原油出口总量的 62%,法国试图通过此次行动打开突破口,同时马克龙政府也希望借“强硬反俄”姿态转移国内经济疲软压力,争夺欧盟领导力。 俄罗斯10 月 2 日强硬回应,普京公开怒斥扣船为“公海海盗行径”。 俄方的威慑并非空穴来风:法国 58% 的能源进口依赖海运,若俄对等扣押法国达飞海运货轮,将对其化工、运输行业造成致命打击。 印度作为原油合法买家也紧急交涉,强调货物无辜被截留,指责西方制裁损害第三国利益。 在双重压力下,法国检查后承认未发现无人机相关证据,只能释放油轮,却试图通过传唤中国船长“挽回颜面”。 中国领事部门在此次事件中,也启动保护程序,国际法专家建议援引“船长豁免权”条款抗辩,事件若处理不当,可能影响中法在其他领域的合作。 最尴尬的当属法国,从最初宣称“重大胜利”到释放时的“暂无进展”,前后矛盾的表态暴露了战略短视。 这场 48 小时的风波,法国开创的危险先例可能导致公海对峙风险上升。能源市场也会受波及,地中海原油运输成本因近年 12 次扣船事件已上涨不少,未来通胀压力可能进一步加剧。 俄罗斯也在借强硬表态深化与中印的能源合作,亚太地区已占其能源出口的 60%。 闹剧虽已落幕,但留下的挑战远未解决,中国船长是否出庭的法律拉锯战、俄罗斯“影子舰队”的隐蔽化升级等都预示着博弈仍在继续。 这场事件终究是西方制裁与俄罗斯反制的缩影——当欧盟既想切断俄能源收入,又无法摆脱自身依赖时,任何激进的措施,最终只会沦为暴露自身矛盾的尴尬闹剧。 而在这场博弈中,国际法的尊严、能源市场的稳定等都成为了大国角力的注脚。

0 阅读:55
蒙图信众

蒙图信众

蒙图信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