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个老长辈,这几天住进了ICU。
她在我记事起就身体不好,病秧子,保姆至少服侍了有三十几年了。
身体长期时好时坏,这病那病,嘎也嘎不掉,活也活不好的那种。
常年医疗护理➕保姆服侍,活到了90岁,上半年刚过大寿。
所以,要说经常生病长寿,她活到九十,确实算长寿。
但外人不知道的是病秧子的长寿,投入了多少资金。
家里请的保姆,有两个是给她的,一个干家务做饭打扫的,一个专门照顾她护理的(包括接💩接尿这种活)。
每个月药费,一有不适就跑医院,年轻一辈轮着送,有时感染一下,可能还要住院。
庞大的医疗与护理开支,这样持续了三十几年,才把她的寿命拉长到90。
邻居说,换做别人家早走了。
还劝说“算了,别折腾了,都90了,你们已经做的够好了”。
这次直接送去杭州ICU,病危中,家里人都蹲在医院。
我家,这样的病秧子不多。
很明显的对照,从年轻时就不太生病的老人,一辈子生活质量高,就我家而言也没有忽然得大病。
而病秧子,每年病里病气,后半辈子与病共存,耗费庞大,生活质量低下。
要明白病秧子的长寿,是建立在稳定的经济条件与医疗护理下的。
新冠后,甚至有经济条件也拉不动寿命,因为新冠带来的病,可能有钱也治不好。
试图通过每年几次生病获得长寿,简直异想天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