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军方顾问团队于2025年10月4日正式向美国提出合作开发帕斯尼深水港的建

分享星辰 2025-10-08 12:41:29

巴基斯坦军方顾问团队于2025年10月4日正式向美国提出合作开发帕斯尼深水港的建议,计划将其打造为关键矿产运输枢纽。这个帕斯尼深水港距离中国开发的瓜达尔港,只有110公里。这一步修建矿产运输枢纽,下一步就是美国驻军和武器防御开始上线。 这种对军事化的担忧并非空穴来风,毕竟帕斯尼港距伊朗本土仅160公里,又紧邻霍尔木兹海峡这一全球能源咽喉,其地缘战略价值早已超越普通物流枢纽。从美国的战略需求看,其急于摆脱对中国的稀土供应链依赖,而巴基斯坦俾路支省价值8万亿美元的稀土储量,与帕斯尼港的矿产运输定位形成精准契合——9月巴美已签署5亿美元矿产合作备忘录,美方企业已拿到首批稀土样品,港口本质是这一合作的核心配套设施。若项目落地,美国完全可能以"保障矿产运输安全"为由,推动港口配套防御设施建设,这与其中亚能源战略的布局逻辑高度一致。 但从当前进展看,军事化落地仍面临多重制约。巴方已明确在规划蓝图中排除"直接驻军",外交部更强调项目仅处于初步探讨阶段,未正式授予任何权益,试图刻意淡化军事色彩。这种表态背后是巴基斯坦的现实考量:瓜达尔港经中巴经济走廊十年建设,已形成3个多用途泊位、完善物流网络及空港联动格局,2025年单月就完成45万吨小麦转运,更带动15万当地民众就业,其经济价值短期内无可替代。若允许美军进驻帕斯尼,不仅可能冲击中巴合作基本盘,更会打破区域力量平衡,与巴方"多元外交而非立场转向"的初衷相悖。 更关键的是,项目本身仍受制于多重现实障碍。帕斯尼目前仅是小型渔港,改造为深水港需至少12亿美元投资及配套铁路建设,而美国国会的资金审批、巴基斯坦国内的安全评估与议会表决均需耗时数年。反观瓜达尔港,中方已启动百泊位扩建计划,山东临沂海外商城等项目陆续入驻,在区域供应链中的先发优势显著。即便帕斯尼港最终建成,其"技术输出+资本主导"的运营模式,与瓜达尔"中方运营+本地化融合"的生态也更可能形成互补而非替代。 113公里的双港格局背后,本质是巴基斯坦在大国博弈中的生存智慧:既以矿产资源撬动美方投资缓解1300亿美元外债压力,又通过明确限制军事用途巩固中巴战略互信。而美国驻军的猜测能否成真,最终取决于三重变量:美方是否愿承担数十亿美元建设成本、巴方能否平衡国内亲中势力与对美需求、区域国家是否会形成反制压力。至少目前,这场博弈仍停留在经济布局层面,军事化的推演还需让位于现实利益的计算。

0 阅读:17

猜你喜欢

分享星辰

分享星辰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