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杭州,1岁儿童喝完夜奶不刷牙,结果16颗乳牙全部坏死,就连牙本质都已经烂掉了,暂时只能进行根管治疗,尽量保留孩子的牙根,网友:活了几十年第一次听说1岁小孩要刷牙, 最近杭州那个 1 岁宝宝的事儿,真是看得人心里一揪,念叨了好久的担心事儿,还是发生了!才 1 岁大的小家伙,嘴里刚长齐的 16 颗乳牙居然全坏死了,连牙齿里面的牙本质都烂透了,夜里疼得整宿整宿哭,小手一个劲地捂嘴巴,根本没法好好睡觉。 最后实在没办法,家长只能带孩子去医院,医生检查完说只能先做根管治疗,尽全力保住牙根,不然以后恒牙都长不好,这事儿一传到网上,好多家长都炸了锅,评论区里一条留言特别扎眼:“活了几十年,第一次听说 1 岁小孩还要刷牙”,这话一说出来,才发现原来好多人都踩了育儿的大坑。 肯定有人纳闷,奶不是孩子的营养来源吗?怎么会把牙搞坏?其实问题压根不在奶本身,而在 “喝完夜奶不清洁” 这几个字上。 不管是母乳还是配方奶,里面都含有乳糖,这可是口腔里细菌最爱的 “口粮”,细菌把乳糖 “吃” 下去后,会代谢出酸性物质,这些酸就像看不见的腐蚀剂,悄无声息地黏在宝宝的牙齿上。 小宝宝的乳牙本来就娇嫩,牙釉质比大人的薄很多,矿化程度也低,抗酸能力特别弱,哪扛得住一整晚的 “酸泡” 攻击,更关键的是,夜里人睡着的时候,唾液分泌会变得特别少,而唾液本来能帮着冲刷牙齿上的残渣和酸,唾液一少,这腐蚀速度直接快了好几倍。 从牙齿表面变得发白不结实,到长出小黑点,再慢慢烂到里面的牙髓,整个过程可能悄无声息,等孩子喊疼的时候,已经晚了。 这时候肯定有家长站出来说:“我家娃也天天喝夜奶,牙好好的啊”,说实话这就是典型的 “幸存者偏差”。可能你家娃基因好,牙齿天生比别的孩子结实点,或者口腔里的细菌种类没那么 “凶”,但这绝对不是咱们心存侥幸的理由。 就像有人不戴口罩没感冒,却不能说戴口罩没用一样,不清洁口腔的风险一直都在,只是没爆发在你家娃身上而已,最关键也最能控制的因素,从来都是 “清洁” 这两个字,那些暂时没蛀牙的孩子,不过是风险还没显现罢了。 更让人揪心的是,“1 岁娃不用刷牙” 的误区居然这么普遍,好多家长觉得 “乳牙反正要换,坏了就坏了”,这想法真是大错特错。 乳牙坏了可不只是疼那么简单,孩子疼得吃不下东西,营养吸收跟不上,身体发育自然会受影响,更要命的是,每颗乳牙下面都埋着恒牙的 “种子”,乳牙得好好待在原位,才能给将来的恒牙 “占位置”。 杭州的医生费那么大劲做根管治疗,就是为了保住牙根,要是乳牙早早烂掉脱落,旁边的牙齿就会往空隙里歪,等恒牙长出来的时候,要么挤得歪歪扭扭,要么根本长不出正确的位置,将来还得花大价钱矫正,孩子遭的罪更多,而且乳牙严重龋坏还可能影响发音,甚至让孩子因为牙齿不好看变得不爱开口,对心理健康都有影响。 其实照顾宝宝的牙齿真没那么复杂,从宝宝长出第一颗牙开始,每天用干净的纱布或者婴儿指套牙刷,蘸点温水轻轻擦擦牙齿和牙龈就行,动作轻一点,别弄伤宝宝娇嫩的口腔黏膜,一天擦一两次就够了。 夜奶也得早点规划着戒,10 到 12 月龄是断夜奶的关键期,最迟别超过 1 岁,断的时候不用太强硬,可以先慢慢减少每次的奶量,再拉长喂奶间隔,夜里宝宝醒了试试拍哄、唱摇篮曲或者用安抚物哄睡,别一哭就喂奶,另外定期带孩子去看牙医也很重要,就像做体检一样,早发现问题早处理,别等疼了才去。 杭州这个宝宝的事儿,算是给所有家长敲了个警钟。那些我们以为的 “小事”,比如喝完夜奶不擦牙,可能藏着影响孩子一辈子的风险。 别再拿自己的孩子去赌运气了,乳牙虽小,却关系着孩子的营养吸收、恒牙发育,甚至未来的自信心,希望这事儿能让更多家长重视起来,别让 “活了几十年才知道” 的遗憾,变成孩子实实在在的痛苦。 (信息来源:大象新闻)
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杭州,1岁儿童喝完夜奶不刷牙,结果16颗乳牙全部坏死,就连牙
粉墨叔叔
2025-10-08 12:35:38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