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战场出现不稳定因素,5000古巴志愿兵,增援俄军前线!要知道,古巴黑人可以说是,全世界最能打仗的黑人。早在苏联时代,古巴军队就是苏联的王牌打手!而且古巴人可是全球公认的,非常不错的优秀士兵来源地。 说起来古巴军队的战斗力,那可不是吹出来的,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跟着苏联在非洲“刷过副本”。当时苏联要跟美国抢地盘,古巴就成了苏联手里,最能打的“海外打手”。安哥拉内战那阵子,古巴军队跟南非白人政权的装甲部队硬刚,人家南非用的是“百夫长”坦克和“斯考基安”装甲车,古巴这边拿得出手的,就只有二战时期的T-34坦克,按理说这仗没法打。 可古巴士兵不按常理出牌,直接调来了米格-23战机,对着南非的补给线狂轰滥炸,把南非军队的后勤断得明明白白。最后在奎托夸纳瓦莱战役里,南非硬是被打服了,灰溜溜地撤出了安哥拉。这一战下来,连美国五角大楼都得承认,古巴士兵是“非洲大陆最能扛的战士”,惹不起。 还有1977年的欧加登战争更邪乎,索马里当时拿着苏联给的武器打埃塞俄比亚,古巴接到苏联的招呼,直接空运了1.7万名士兵,和250辆坦克过去帮忙。那会儿非洲草原上温度能飙到40多度,古巴士兵穿着厚重的防化服,愣是在沙漠里跟索马里的“豹1”坦克集群硬碰硬。最后不光把索马里军队打跑了,还帮埃塞俄比亚守住了地盘。战后埃塞俄比亚皇帝塞拉西直接给古巴士兵发了“狮子勋章”,说他们是“上帝派来的黑色天使”,这评价可不是随便给的。 可话说回来,古巴人好好的为啥要跑到乌克兰打仗?还不是因为穷得没办法。俄罗斯给这些志愿兵开的条件,在古巴人眼里就是“天价”。月薪2000美元,这相当于古巴普通工人100个月的收入。 你想想,哈瓦那的贫民窟里,多少家庭连玉米面都得省着吃,孩子上学连个像样的书包都没有,这2000美元能让一家子好几年不用愁吃饭。更诱人的是,只要在乌克兰待满半年,就能拿到俄罗斯公民身份,对那些想逃离古巴贫困的年轻人来说,这简直是“逆天改命”的机会,哪怕知道前线危险,也有人愿意赌一把。 不光是钱,俄罗斯还跟古巴签了,8万吨柴油的协议,这对古巴来说就是“救命油”。要知道古巴90%的能源都得靠进口,美国制裁了这么多年,古巴的炼油厂早就在半停工状态,街上的公交车要么趴窝,要么就得靠黑市的柴油才能跑。 有了俄罗斯的柴油,哈瓦那的公交车终于能重新上路,医院的发电机也不用再因为缺油而停摆,连老百姓家里的煤气灶都能正常用了。说穿了,这就是“以血换油”的交易,虽然听着残酷,但对快撑不下去的古巴来说,没别的选择。 到了俄乌战场上,这些古巴士兵的作用可不止是“填线”。现在乌军手里有土耳其的“旗手”无人机和美国的“海马斯”火箭炮,俄军的装甲部队正面推进的时候损失不小,古巴士兵刚好补上了这个缺口。 他们分成5个人一组,带着夜视仪和激光指示器,趁着天黑摸进乌军的战壕,找到乌军的火力点或者装甲车辆,就用激光束把位置标出来,俄军的“龙卷风”火箭炮跟着就来一轮覆盖。红军城那仗就是这么打的,乌军花了好几个月修的堡垒群,被俄军的炮火炸得连墙根都不剩,乌军士兵要么投降,要么就只能往后方跑。 并且,古巴士兵还特别擅长打巷战,这本事是在哈瓦那的贫民窟里练出来的。哈瓦那老城区的巷子又窄又绕,跟乌克兰的城镇差不多,古巴士兵在里头能跟你玩“猫捉老鼠”,一会儿从屋顶往下扔手榴弹,一会儿又从地下室钻出来打冷枪。 与此同时,美国这边还在火上浇油,特朗普政府在联合国放话,说要动用否决权,不让任何解除对古巴制裁的提案通过,还联合盟友给古巴搞新的武器禁运。这不是明摆着“伤口上撒盐”吗?古巴本来就缺武器缺物资,美国这么一搞,连民用的医疗设备都运不进去。 其实回头看看,这事儿跟冷战时候的代理人战争没啥区别。不知道等这场仗结束,还能有多少古巴士兵活着回到家乡,又能有多少人真的能改变自己的命运?说起来挺讽刺的,这些最能打的人,却连自己的人生都做不了主。 参考资料:
俄乌战场出现不稳定因素,5000古巴志愿兵,增援俄军前线!要知道,古巴黑人可以说
桉闻通史
2025-10-08 12:06:37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