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 俄罗斯宣布了 10月7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在与国防部和军队高级指挥官举行的会议中表示,战略主动权已经完全掌握在俄军手中。 他还指出,国防企业能够按照计划交付高精度武器,并且武器研发工作正在加速推进。普京强调,“无条件实现”所有军事目标是最重要的命令,并指出俄军掌控了战线的节奏,而乌军则在整个接触线持续后撤。 俄罗斯苏-35S战斗机今年已经交付五批,前四批分别于3月、5月、6月和8月交付,第五批于9月完成交付,战机总装周期已缩短到45天。 俄新型“榛树”导弹已进入量产阶段,首套量产型号已完成生产并交付部队,俄白两国计划在今年年底前完成该导弹系统在白俄罗斯境内的部署筹备工作。 普京在会上质疑西方对俄罗斯国防工业在制裁下无法正常运转的说法,称“我们的国防工业基础确实遭到了攻击,但它显示出了非凡的韧性”。 此外,据俄国防部战报,截至9月25日,俄军在特别军事行动中已解放4714平方公里土地和205个居民点,若计入3月乌军在库尔斯克方向溃败的相关战果,实际控制区域已突破5000平方公里大关。 网友:觉得俄军工这次确实有点让人意外,苏-35S半年交五批、45天就能装完,“榛树”导弹还能正常量产,看来制裁没把供应链完全断了。但那5000平方公里控制区实在得琢磨琢磨,之前外媒说春夏就多了几百平方公里,两边统计差这么多,真要了解战场情况,还得两边信息对着看才靠谱。 对于俄方所强调的国防工业韧性,乌克兰国防部情报总局副局长瓦迪姆·斯基比茨基的相关披露可作为侧面印证。 他指出,俄罗斯虽消耗大量苏联时期库存武器,但仍计划在2025年底前生产数百辆新型坦克、战机和导弹系统,其中包括57架现代战机、约250辆T-90M坦克以及近2500枚高精度导弹。 这一生产规模表明,即便在西方制裁下,俄罗斯通过“新装备制造与旧装备翻新并行”策略,叠加第三方渠道补给、本土替代等方式维持了供应链运转,其国防工业体系确实展现出持续支撑战事的能力。 我觉得俄罗斯国防工业能扛住制裁确实厉害,但细看全是“应急操作”。 给苏-35S补涂层、混装雷达,像给旧机器贴补丁,长期用肯定容易出问题。 而且为了造武器把资源都抽走,民生和民用产业肯定受影响。 现在靠吃老本优化技术还行,以后没新东西研发,这点韧性恐怕撑不了太久。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梅根·马克尔在巴黎亮相后,引发皇室新的担忧,宫廷顾问急跳脚!她来了,她带着“苏
【4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