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彻底没戏了?10月6日特朗普公开就日本选举发表评论,他表示:日本刚刚选出的第

巧珍 2025-10-08 09:45:53

日本彻底没戏了?10月6日特朗普公开就日本选举发表评论,他表示:日本刚刚选出的第一位女首相,她是一位倍受尊敬的、具有巨大智慧和力量的人,这对不可思议的日本人民来说是好消息,可实际情况真是这样吗? 高市早苗的胜利,在数字上确实漂亮,10月4日她在自民党总裁决选中以185票对156票击败小泉进次郎,成为该党历史上第一位女性总裁。 按照日本的政治程序,这意味着她将在10月15日经过国会形式上的确认后,成为日本第104任首相,对外界来说,这是一场“性别突破”的胜利,但对日本国内政治圈而言,这更像是一场派系博弈的延续。 选举过程本身颇具戏剧性,在初选阶段,高市在国会议员中拿到的票数远不如小泉,仅得64票,甚至不如林芳正的72票。但她在普通党员中却大幅领先,拿下了119票。 这让她得以和小泉进入决选,并最终完成逆袭,这场胜利虽然被包装成“民意的胜利”,但背后是安倍派和保守势力的全力动员,她的胜选更多体现的是党内派系的再平衡,而非日本社会对她个人施政能力的广泛认同。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特朗普会第一时间送出“祝福”,高市早苗是安倍晋三路线的坚定支持者,从修宪到参拜靖国神社,从否认历史问题到亲美经济合作,几乎每一条都紧贴安倍的政治遗产。 特朗普当年和安倍私交不浅,对高市的支持,实则是在向这条右翼路线示好,但尴尬的是,他的这份“贺电”发得太早——高市那天还没被国会任命,仅是党内初步定人选。 这暴露了他对日本议会内阁制的理解非常有限。更让人怀疑的是,这到底是祝福,还是一次对未来盟友的提前下注? 表面上看,高市早苗的上台象征意义浓厚,但她将面临的挑战,恐怕比她的胜选过程还要复杂得多。 首先是国内政治。虽然她赢得了自民党总裁,但自民党如今在众参两院都不占多数,朝小野大的局面意味着她每一个政策都得看在野党的脸色,而她本人并不以“协调能力”见长,在党内外都被认为缺乏妥协精神。 更糟的是,自民党正在被“黑金”丑闻拖累,民意支持率持续下滑,而高市却一再表示要重用安倍派系的大佬,这无异于在民众情绪上火上浇油。 经济领域也不轻松,高市提出的“早苗经济学”主张继续宽松货币政策,听起来像是在续写“安倍经济学”的剧本,然而日本的国债已经高达GDP的266%,财政再扩张只会让债务雪球越滚越大。 更现实的是她承诺维持与美国的贸易协议,其中包括5500亿美元的对美投资计划。这不仅加重了财政负担,还意味着日本需要提高对美进口关税,结果是老百姓买东西更贵、生活成本更高。简而言之,政策听起来很“强硬”,但代价全由普通人埋单。 在外交上高市更是一个“定时炸弹”,她公开主张参拜靖国神社,否认南京大屠杀,对台海问题也持高度干预立场,这些立场让她赢得了美国右翼的掌声,但势必会推高中日之间的紧张氛围。 更重要的是,这种对抗性的外交路线,很可能让日本在亚洲地区陷入孤立。一边要紧跟美国战略,一边又和周边国家关系紧张,日本的外交空间只会越来越小。 特朗普的“祝福”听上去充满正能量,但它透露的更多是政治算计,而不是对日本现实的理解,他称高市是“拥有巨大智慧和力量”的领导人,话说得漂亮,却避而不提她的名字,也完全忽略了她尚未正式就职这一基本事实。 这种“提前预判”的做法,更像是他在为自己2024年可能的回归造势,同时向日本的保守派递出橄榄枝。 从更大的格局来看,这场“祝福”折射出的,是美日之间一种正在加深的、以意识形态为纽带的合作趋势,高市早苗的上台,意味着日本将在未来的对华政策上更倾向于对抗,在印太战略上更靠近美国。 这对中日关系无疑是一大挑战,也让区域局势变得更加复杂。而这一切,都被特朗普一句“好消息”轻描淡写地掩盖过去。 但对日本普通民众来说,生活不是意识形态的演讲稿。他们更关心的是工资有没有涨、物价有没有降、社会有没有变得更安全。 从高市的政策组合来看,答案恐怕不容乐观。她的强硬立场和对美国的过度依赖,既可能引发外交摩擦,也可能让日本的经济在全球博弈中更加被动。 可以说特朗普的乐观,是站在美国利益立场上的“选择性乐观”,而日本真正面临的,是一个国内政治脆弱、财政负担沉重、外交空间缩小的复杂局面,高市早苗能否带领日本走出困境,不靠祝福,而靠实打实的治理能力。 参考资料: 自民党换总裁,日本政坛向何方? 2025-10-06 中国青年网 特朗普一条不解日本国情的贺词,暴露了华盛顿的“日本观” 2025-10-07 腾讯网

0 阅读:57

猜你喜欢

巧珍

巧珍

关注我,来关注体育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