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名女性花近3万元,雇佣24名男性抱孩子上泰山,全程脚没落地! 国庆后的泰山还留着游客的余温,石阶上往来的人大多背着双肩包、拄着登山杖,累了就靠在路边的石凳上歇脚。可人群里有一幕格外扎眼:24个穿着统一蓝色工装的男性,分成几组轮流上前,小心翼翼地抱着一个看起来三四岁的孩子,一步步顺着陡峭的石阶往上走。孩子手里攥着卡通玩具,全程没沾过一次地,甚至没怎么抬头看路边的风景,而不远处,两名打扮精致的女性跟在后面,手里拎着轻便的小包,偶尔拿出手机给孩子和抱孩子的人拍照,脸上没有丝毫登山的疲惫。 后来才知道,这两名女性是孩子的妈妈和姑姑,为了让孩子“轻松登顶泰山”,特意花了近3万元,从当地劳务公司雇了24名体力好的男性。这些男性大多是常年在山下做搬运工的,熟悉登山路线,也有经验抱孩子走长路——他们按路段分工,每走200米就换一个人,避免体力不支摔着孩子;有人专门背着保温壶和零食,孩子饿了渴了,立刻停下来喂食;还有人提前在沿途的休息点占好位置,方便大家临时歇脚。算下来,从山脚下到玉皇顶,近9公里的登山路程,孩子全程被稳稳抱在怀里,连风吹到脸上都有人用小扇子轻轻挡着。 沿途的游客看到这一幕,议论声就没停过。有个背着孙子登山的大爷,擦着汗感慨:“我当年抱孙子上泰山,走几步就歇会儿,孩子还跟着我捡了一路的树叶,现在倒好,花几万块雇人抱,孩子连路都不用走了。”也有年轻妈妈觉得理解:“现在家长都疼孩子,怕孩子累着、晒着,花钱找专业的人帮忙,总比自己抱不动让孩子哭强。”可更多人觉得离谱:“泰山本来就是靠脚爬的,花钱雇人抱上去,孩子连登山的辛苦都没体验过,登顶还有啥意义?近3万块钱,够普通家庭带孩子玩好几趟了,这也太奢侈了。” 雇人的两名女性倒没太在意别人的眼光,孩子妈妈跟身边人解释:“孩子太小,自己走不动,我们也抱不动全程,找专业的人更放心,钱花了能让孩子开心,值了。”可有人注意到,孩子一路上没怎么笑,反而偶尔会盯着其他自己走路的小朋友看——或许在他眼里,跟着大人一步步往上爬,累了就撒娇要抱抱,反而比一直被陌生人抱着更有意思;那些路边的小野花、石缝里的小虫子,也比手里的玩具更吸引他,只是没人问过他想不想要这样的“轻松登顶”。 后来这事儿被传到网上,网友的看法也分成了两派。有人说“有钱难买愿意,家长乐意给孩子花钱,别人没资格说三道四”;更多人却觉得“这不是疼爱,是过度溺爱”——爬山的意义不在于“登顶”这个结果,而在于过程中孩子能学会坚持,能感受“一步一步往上走”的成就感。现在用3万块钱和24个人,把这个过程完全代劳了,孩子只得到一个“我去过泰山”的名头,却没收获任何成长,反而可能让他觉得“只要花钱,什么事都有人替我做”,这样的教育方式,未必是好事。 其实带小小孩登山,完全可以选更温和的方式:坐索道到半山腰,再慢慢往上走;或者只爬一小段,让孩子体验一下就好。没必要为了“全程登顶”花这么大的代价,更没必要让孩子失去本该有的体验。毕竟,比起“脚没落地登泰山”的经历,孩子能学会“自己走一段路”的坚持,或许才是更珍贵的收获。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你觉得花3万雇人抱孩子登泰山,是疼爱还是溺爱?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两名女性花近3万元,雇佣24名男性抱孩子上泰山,全程脚没落地! 国庆后的泰山
九九随写
2025-10-08 09:02:49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