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听见隔壁的水声了吗?” 这一句话,不是恐怖片的开场白,而是妹妹一家人搬进新家后,真实发生的日常。 她没想到,那哗啦啦的水声,是姐姐最后一声“我还在这儿”的求救。 四年前,姐姐负气离家,手机关机,社交停更,像一粒盐掉进海里。 四年后,妹夫爬窗过去,第一眼看见的不是人,是两条干瘪的腿。 像枯树枝,像被遗忘的家具,像她生前最爱穿的牛仔裤,却再也撑不起一个人的尊严。 旁边,还有一只狗的干尸。 那一刻,他滚下楼梯,摔得比恐惧还疼。 问题来了: 为什么房租四年没人催? 为什么邻居四年没人报警? 为什么妹妹就住在隔壁,却直到水声异动才察觉? 别急着骂“冷血”,也许每个人都可能是“看不见”的共犯。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 而是我就住在你隔壁,却各自把孤独活成了理所当然。” 我们习惯把“失踪”翻译成“自己不想被找到”, 把“没消息”默认成“过得还不错”, 把“关上的门”当成“请勿打扰”。 于是,城市的钢筋水泥,成了最安静的墓; 我们的“不好意思打扰”,成了最温柔的刽子手。 但故事不该只停在惊悚。 姐姐走了,可她的干尸还留下一道考题: 下一次, 当隔壁的灯三天没亮, 当群里的头像突然灰色, 当同事的位置空了没人追问, 你敢不敢,敲一次门? 别怕尴尬, 真正应该尴尬的, 是我们在热搜里痛哭流涕, 却在现实里把“关心”设置成“仅三天可见”。 所以, 今天,给那个久未联系的人发一条微信吧, 哪怕只是“嘿,突然很想你,你还好吗?” 别小看这一行字, 它可能是四年里,唯一一次“水声”。 让姐姐的悲剧, 成为我们第一次学会“看见”的契机。 毕竟,城市再冷, 也抵不过一句: “我听见你,所以我来了。” 〔原创文章,图源网络〕 分享今日的感悟
“你听见隔壁的水声了吗?” 这一句话,不是恐怖片的开场白,而是妹妹一家人搬进新家
喵柚时光笔记
2025-10-08 04:24:40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