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日,美国驻华使领馆在其社交平台X上突然宣布:因政府拨款问题未解决,官方账号将暂停定期更新,仅保留紧急安全信息发布。这事直接源于美国国会两党谈不拢,导致联邦政府从10月1日起正式“停摆”。 要说这是突发新闻,倒不如说是美国政治体制周期性功能失调的例行表演,受害的从来不是那些西装革履的政客,而是等着领薪水的联邦雇员、盼着政府服务的老百姓,以及美国那本就逐渐崩塌的国家信誉。 这出戏的剧本简直是老掉牙了:民主党和共和党在新财年的预算案上互不相让,一边可能要坚持给社会福利或气候项目加钱,另一边则咬着牙要减税或给边境墙塞预算。谈不拢?那就谁都别想好过,政府先关门再说。 自打上世纪80年代以来,这种戏码上演了超过20次,早就从“国家危机”降格成了“政治博弈工具”。你看这次,连驻外使领馆的社交媒体小编都得被迫“静音”,只能发发紧急安全信息,这看似是技术性调整,实则是国家机器停转的一个微小却鲜明的注脚——它告诉全世界,美国政治的内耗已经外溢到了连对外形象都懒得维护的地步。 最让人无语的是,两党议员在国会里唇枪舌剑的时候,普通美国人的日子早就乱成了一锅粥。 首当其冲的是几十万联邦雇员,这次停摆直接让 75 万人被迫停薪休假,还有 130 万现役美军、边境巡逻员这些关键岗位的人,得无薪上班。 上回停摆的时候,机场安保人员就集体请病假抗议,结果全美航班大面积延误,这次联邦航空局 4.4 万人里 1.1 万被迫休假,空中交通管制员本来就缺人,接下来航班怕是更没谱了。 更狠的是,白宫这次不光是让员工 “休假”,还放话说要永久裁员,这哪是停摆,简直是找个由头砸人家饭碗。 此外,普通老百姓的生活也处处受影响。想去国家公园玩?华盛顿纪念碑、费城自由钟全关了,国家公园管理局三分之二的人都休假了,就算有些露天区域开着,没人清理垃圾、维护设施,用不了几天也得封。 要办护照、签证?虽然使领馆说 “尽量提供服务”,但国务院人员大量休假,效率肯定大打折扣,要是有急事出国的,这会儿估计得急得跳脚。 就连报税、查社保这些日常事也受影响,国税局三分之二的人要休假,赶上报税旺季,多少人得等着钱救命呢。 更耐人寻味的是,这次停摆的时机微妙得很。全球经济正在复苏的关键当口,美国却因为内政僵局再次自缚手脚。 你想想,政府停摆可不只是关几个部门大门那么简单——它拖慢经济数据发布,扰乱商业决策,甚至让国际合作伙伴心里打鼓:一个连自家预算都搞不定的国家,还能领导世界吗? 从特朗普到拜登再到特朗普,这几届政府都曾把“重建美国领导力”挂在嘴边,可一次次意外就像一记记耳光,扇在那些豪言壮语上。 尤其这回,连驻华使领馆这样的外交前沿阵地都只能维持最低限度的运营,传递出的混乱信号,恐怕比任何竞争对手的宣传都更有破坏力。 说真的,这 “停摆连续剧” 看久了,连外人都觉得腻得慌。从 2013 年反对奥巴马医改停摆 16 天,到 2018 年为边境墙闹 35 天,再到今年因为边境安全、医保拨款吵到停摆,每次都是换汤不换药的政治博弈。美国都欠了 37 万亿美元债务了,评级机构早就坐不住了,两党还在这儿拿国家运转当赌注。 最讽刺的是,美媒自己都算过,2018 年那次长停摆也就让 GDP 降了 0.02%,看着不多,但架不住老这么折腾啊!而且这次不一样,白宫要裁员,经济又弱,真要是停摆久了,损失可不是之前能比的。 说到底,这所谓的美国政府 “停摆”,根本不是什么 “民主制衡” 的体现,就是两党把国家当成了博弈的筹码,把老百姓的日子当成了儿戏。议员们拿着高薪吵来吵去,普通雇员得发愁下个月的房租,游客得改写行程,商户得承受损失,整个国家的效率和信誉都在一点点被消耗...... 驻华使领馆的账号停更只是个信号,它背后是一个超级大国因为内部党争,正在一点点失去本该有的稳定和体面。
3个坏消息传来,特朗普紧急发文,美财长盼中国:别不给美国面子。特朗普接连收到三个
【5评论】【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