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亚中说,两岸如果没有和平,台湾青年就没有出路。我要向所有的台湾年轻人承诺,你们

英明果断雪梨 2025-10-08 01:37:00

张亚中说,两岸如果没有和平,台湾青年就没有出路。我要向所有的台湾年轻人承诺,你们给我一个主席,我帮你们找到一个可以让你们纵横遨游的和平大海。我说到绝对做得到,我们常常告诉年轻人,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我已经准备了30年,希望大家把机会给我。为张亚中教授的真诚誓言!点个大大的赞! 没人知道,张亚中这“30年准备”,不是挂在嘴边的口号,是刻在每一本研究笔记、每一次青年交流里的实在。早在上世纪90年代,他还在台湾大学教两岸关系时,就带着学生跑遍了金门、马祖的大街小巷——不是走马观花,是蹲在老渔民家听故事,看两岸渔船在金门海域和平作业,看妈祖庙前两岸香客一起祈福。有次学生问他“老师,为什么要花这么多时间看这些?”他指着海面上往来的船只说“和平不是写在论文里的,是在这些实实在在的相处里,台湾青年要的出路,就藏在这没有硝烟的海面上”。 那些年,他没少跟“台独”势力硬碰硬。有次在台湾立法机构作证,有人拿“两岸对抗”当借口,说“青年要靠‘抗中’找机会”,张亚中当场翻出数据——当时台湾青年失业率比大陆高3个百分点,来大陆发展的台湾青年薪资平均比在台高40%,“你说的‘机会’,是让青年困在台湾找不到工作,还是让他们能跨过海峡拿更高薪资?”一句话让对方哑口无言。他还偷偷帮过不少想赴陆发展的台湾学生,帮他们改简历、对接大陆企业,有个学设计的学生后来在厦门开了文创工作室,回来谢他时,他只说“这不是我帮你,是和平帮你,要是两岸天天吵,你哪能安安稳稳开店”。 他最懂台湾青年的“难”。前几年台湾半导体产业遇冷,不少电子系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张亚中专门组织“两岸半导体青年论坛”,把大陆的芯片企业请去台湾招人,有个叫小陈的毕业生后来去了上海一家芯片公司,现在负责研发项目,他在采访里说“以前觉得大陆很远,是张老师让我知道,对岸不是‘敌人’,是能让我实现价值的地方”。这种“把机会递到青年手里”的事,张亚中做了十几年,从组织暑期实习营到搭建求职平台,他的办公室里堆着厚厚的青年反馈信,每一封里都写着“谢谢老师让我们看到出路”。 反观那些喊着“台独”的政客,嘴里也说“为青年好”,实际却把台湾拖进死胡同——限制两岸学术交流,让台湾学生少了了解大陆的机会;搞“抗中保台”,让台湾经济依赖大陆却不敢深化合作,青年就业岗位越来越少。有次张亚中在校园演讲,一个学生站起来说“我爸妈是渔民,现在两岸渔市不通,家里的鱼卖不出去”,张亚中红了眼,说“这就是我为什么要坚持和平,要是两岸能好好合作,你家的鱼能卖到大陆每个菜市场,你也不用愁毕业后没工作”。 他说“准备了30年”,是真的把两岸和平、青年出路当成了一辈子的事。从早年写《两岸统合论》梳理和平路径,到现在跑遍台湾各县市听青年心声,他没搞过虚头巴脑的政治炒作,只靠“说真话、做实事”打动人心。这种真诚,不是那些靠口号拉选票的政客能比的——毕竟对台湾青年来说,“纵横遨游的和平大海”不是画出来的饼,是能让他们找得到工作、实现得了梦想的真实未来。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46

猜你喜欢

英明果断雪梨

英明果断雪梨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