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晨又摊上大事了! 好不容易与大导演李玉合作一部电影,由于鱼的事情,现在引起很多网友的抵制。 主要是这个电影海报上写了方是监制 编剧 制片人 ,等于这个电影他是全程参与的 ,他可是当时饭桌上的人员之一,鱼的事情不搞清楚,这些人的东西确实不能去支持。 看到舆论沸腾,影片方把方励的名字隐去,但这种欲盖弥彰的做法,只会激发更多人的抵制。 谁都知道李玉导演的戏有多难接,从《观音山》里凭演技破圈的范冰冰,到《断·桥》里贡献细腻表演的马思纯,能被她选中的演员,要么是功底够硬,要么是气质和角色严丝合缝。姚晨这几年在电影圈不算顺,前两年接的几部都市片要么票房扑街,要么口碑平平,这次能搭上李玉,本是想靠优质作品打个翻身仗,没成想栽在了“幕后伙伴”身上。 方励在当年“鱼的事情”里的角色,早被网友扒得明明白白——不仅是饭桌上的参与者,后续还曾发表过模糊争议的言论,这也是为什么网友一看到他的名字出现在电影幕后名单里,立刻炸了锅。大家抵制的不是电影本身,也不是姚晨的表演,而是没法接受一个曾卷入伤害他人事件、且相关疑问至今没厘清的人,还能在影视行业里手握监制、编剧、制片人多职,从作品里稳稳分走红利。 影片方大概是慌了神,想着把方励的名字从海报、宣传物料里偷偷拿掉就能平息风波,可这招也太天真了。现在网友查信息的本事有多强?前一天刚曝光的完整主创名单,第二天就有人截图存证,你这边一隐藏,反而坐实了“心里有鬼”的猜测。之前有部古装剧因为主创有劣迹,片方想删名字重剪蒙混过关,结果越捂越热,最后直接没法上线,这点教训难道还不够吗? 姚晨这边其实挺冤的,演员选剧本大多看导演、看角色,未必能完全掌控幕后所有人员的选择。但公众的态度也很明确:影视圈不是“争议者的避风港”,更不是“黑历史能被轻易抹去的地方”。你不能说因为演员无辜,就忽略幕后关键人物的问题——电影是集体创作,每一个环节的参与者,都得接受观众对“人品”和“过往”的审视,这不是苛刻,是对行业底线的守护,也是对受害者的基本尊重。 现在舆论还在发酵,这部电影能不能顺利上映都是未知数。其实片方与其忙着“遮遮掩掩”,不如大大方方回应公众的疑问:方励在影片创作中具体负责什么?对于当年的事情,有没有明确的反思态度?躲是躲不过去的,越躲只会越让观众反感,最后反而把一部本可能有口碑的作品拖进泥潭。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大家是否注意到,9月12日的时候,程青松导演发了一个聊天截图,上面有他和女演
【12评论】【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