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当败退台岛的老蒋,听到曾泽生率领50军,在朝鲜战场上把美军、英军,打得

轩叔观察 2025-10-07 16:26:06

1950年当败退台岛的老蒋,听到曾泽生率领50军,在朝鲜战场上把美军、英军,打得跪地喊娘的时候,他怎么也想不明白,当年这个自己怎么都瞧不上的杂牌军,怎么突然之间就变成了震惊世界的铁血战旅了呢?[无辜笑]   当时的朝鲜战场,一支中国军队的番号引起关注,曾泽生率领的志愿军第50军在汉江两岸,用简陋的武器阻挡住美英联军五十个昼夜,这支创造了防御战奇迹的部队,前身正是辽沈战役中从长春起义的国民党滇系60军。   为何一支曾被蒋介石视为“杂牌”的部队,在改变阵营后能爆发出如此强大的战斗力?这要从他们的经历中寻找答案。   六十军来自云南,早在抗战时期就曾立下赫赫战功,1938年台儿庄战役中,他们在禹王山阻击日军坂本师团,两万云南子弟用老式步枪和血肉之躯,与装备精良的日军血战二十余天,全军伤亡超过一万三千人。   然而在国民党阵营中,这样的牺牲并未换来应有的尊重。滇军始终被贴上“杂牌”标签,装备补给远逊于中央军,战时承担最危险任务,战后论功行赏却总是靠边站。   1948年长春围城期间,这种歧视达到极致,城内守军粮食断绝,滇军士兵连基本口粮都难以保障,据当事人口述,曾有嫡系军官公开嘲讽:“杂牌军还想吃饱饭?”这句话深深刺痛了每一个云南籍士兵的心。   1948年10月17日,曾泽生率部起义,这一决定并非偶然,而是长期积累的不满最终促成的必然选择。   当这些起义官兵穿上解放军军装,他们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平等,连排干部与战士同吃一锅饭,指挥员冲锋在前、退却在后,通过深入的诉苦教育,士兵们明白了过去所受的苦难并非命运使然,而是源于旧制度的压迫。   这种认知上的觉醒转化为强大的精神动力,改编后的第五十军怀着证明自己的决心跨过鸭绿江,迎来了在汉江畔证明自己的机会。   1951年1月第四次战役打响,五十军奉命在汉江南岸阻击美军主力,在零下三十度的严寒中,面对美军绝对的炮火优势和全天候的空中打击,志愿军将士用生命捍卫每一寸阵地。   在白云山阻击战中,某连坚守阵地三昼夜,最后仅剩三人仍坚持战斗,在修理山反坦克作战中,有战士手持爆破筒冲向英军坦克,整场汉江阻击战,五十军以伤亡两万余人的代价,歼灭联合国军一万一千余人,为东线志愿军主力调整部署赢得了宝贵时间。   战役结束后彭德怀特地致电曾泽生,称赞五十军打得英勇,并表示这支部队已经完全蜕变为一支优秀的革命军队。   从受尽白眼的“杂牌军”到钢铁防线上的铁拳,五十军的转变令人深思,平等的官兵关系、清晰的政治目标、保家卫国的坚定信念,这些看似无形的因素,恰恰构成了部队战斗力的核心。   这段历史告诉我们,一支军队的强大,不仅在于装备的精良,更在于精神的凝聚,当士兵明白为何而战、为谁而战时,即使面对再强大的敌人,也能创造出惊人的奇迹。   网友们敬佩不已: “这支部队的蜕变真是震撼!同样的士兵,不同的信仰,就能创造完全不同的战绩,证明了思想工作的重要性,知道为谁而战为什么而战至关重要。”   “滇军将士本来就是好样的!在台儿庄就打得很英勇,只是被国民党派系斗争埋没了,好在最终找到了正确的道路,成为了人民英雄。”   “长春围城时嫡系和杂牌军的待遇差别太大了,这种军队不失败才怪,老蒋的失败从一开始就注定了,因为他从来没有真正团结所有中国人。”   “五十军在汉江阻击战打得真惨烈啊!五十昼夜顶住五个师,这才是真正的钢铁长城,向这些先烈们致敬,没有他们的牺牲就没有今天的和平。”   “曾泽生将军做出了明智的选择!从‘六十熊’到‘五十勇’的转变说明,一支部队的战斗力不仅取决于装备,更取决于为什么而战的信念。”   从一支被轻视的“杂牌军”到震惊世界的“铁血战旅”,50军的蜕变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   官方信源: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0 阅读:231

评论列表

晨晨和婷婷

晨晨和婷婷

1
2025-10-07 22:16

你写曾泽生,放傅作义的剧照出来干嘛!

猜你喜欢

轩叔观察

轩叔观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