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为何没有贪官?不是没有,是因为美国从制度上消灭了贪官,就连贪污都是合法的。这种制度性腐败不是某个官员的个别行为,而是整个系统运行规则下的必然产物。 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看看美国如何通过法律将腐败"合法化"。1978年《政府道德法》要求高级官员公开财产,但实际执行中却存在巨大漏洞。比如,官员只需申报资产范围而非具体数额,且申报内容由本人填写,缺乏有效核查。 更关键的是,这套制度仅覆盖约2.5万名高级官员,占公务员总数不足10%。这意味着绝大多数公职人员的财产状况完全不受监督,为腐败留下了巨大空间。 美国政治献金制度更是将权钱交易包装成了"民主参与"。2010年最高法院裁决允许企业无上限资助选举宣传,2014年又取消个人捐款总额限制。富豪们可以通过"硬钱"直接支持候选人,用"软钱"进行外围造势,甚至通过"暗钱"匿名影响选举。希拉里在高盛等公司演讲3小时就能拿到67.5万美元,这种赤裸裸的利益交换在中国会被视为受贿,在美国却被视为"合法收入"。 旋转门现象则是美国制度性腐败的集大成者。在华盛顿特区的K街,游说公司比政府大楼更像真正的权力中心。国会议员的高级助理离职后,立刻被高盛或花旗以百万年薪聘为"政府关系副总裁",利用积累的人脉为老东家谋利。这种"期权式腐败"完全合法,因为法律仅规定1-2年的"冷却期",而游说者总能找到规避监管的灰色地带。 当这些制度漏洞被系统性利用时,就产生了令人瞠目的腐败案例。2024年美国国会议员的平均投资回报率高达31%,是标普500指数的1.2倍。佩洛西夫妇在政策公布前精准买卖股票,年化收益率达到84.3%。特朗普家族通过加密货币交易获利近10亿美元,这种"总统生意经"让华尔街都自叹不如。更讽刺的是,这些行为不仅不受惩罚,反而被美化为"市场智慧"。 美国制度设计的精妙之处在于,它通过法律将腐败行为重新定义,使其符合"程序正义"。政治献金是"言论自由",旋转门是"人才流动",内幕交易是"市场行为"。当腐败被制度合法化后,自然就"消灭"了传统意义上的贪官——因为所有腐败行为都有了合法外衣。 这种制度性腐败的代价是惊人的。美国医药游说集团能让胰岛素价格翻十倍,军工复合体总能拿到天价订单。普通民众的利益被系统性牺牲,而权贵阶层则通过"合法腐败"不断巩固特权。 所以说,美国将腐败制度化的核心密就是一套被法律和制度包裹的利益分配机制。
美国为何没有贪官?不是没有,是因为美国从制度上消灭了贪官,就连贪污都是合法的。这
史之必然
2025-10-07 15:10:10
0
阅读: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