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东大正在加紧逃离;而日本只能等待灭亡!还以为中国抛售美债,只是普通操作?

士气沉沉 2025-10-07 12:50:57

[微风]东大正在加紧逃离;而日本只能等待灭亡!还以为中国抛售美债,只是普通操作?错了!真相是,我们正踩着俄罗斯 3000 亿资产被冻结的血泪教训,抢在美国信用崩盘前跳船! 可再看日本,揣着 1.15 万亿美元美债当宝贝,7 月还追加 38 亿增持,成了下一个,即将被美国“活埋”的陪葬品! 这番话听起来像是危言耸听,但如果你把全球金融市场看作一艘正在驶入未知风暴区的巨轮,那这番话就不再是夸张,而是对甲板上乘客们不同选择的冷峻素描。 有人已经开始悄悄地往救生艇上转移物资,而有的人,却还在船舱里悠哉地数着船票,坚信这艘船永不沉没。 引爆这场“跳船”恐慌的导火索,无疑是那场震惊世界的俄乌冲突。当西方世界毫不犹豫地举起金融制裁的大棒,将俄罗斯约30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直接“冻结”时,这无异于在全球金融体系的基石上炸开了一道裂缝。过去,美元资产被视为最安全、最可靠的避风港,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私有财产。 但那一刻,全世界都看清了一个残酷的现实:在政治利益面前,所谓的“规则”可以随时被改写,美元体系不再是中立的金融基础设施,而是一件可以被随时武器化的工具。 这记“金融核弹”的爆炸,让所有手握大量美元资产的非西方国家都感到了刺骨的寒意。今天被冻结的是俄罗斯,明天又会是谁?这个潘多拉魔盒一旦打开,就再也关不上了。 正是踩着俄罗斯这笔血泪教训,中国的行动显得格外果断而迅速。从数据上看,中国持续减持美国国债的步伐从未停歇。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市场操作,而是一场深思熟虑的战略大转移。 说白了,就是在那艘名为“美元信用”的巨轮出现明确的裂痕时,抓紧时间疏散。我们抛售的不仅仅是纸面上的资产,更是对单一体系过度依赖的风险。 换回来的,是更实在的东西——黄金储备的持续增加,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的稳步推广,以及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日益增长的本币结算贸易。 这就像是在旧大陆之外,悄悄地开辟一块新大陆,为自己准备一个万一旧世界崩塌时的退路。这是一种“去风险化”的极限操作,是在为最坏的情况做打算。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日本的“迷之操作”。作为美国国债的第一大海外持有国,日本手握超过1.15万亿美元的美债。按理说,它应该比任何人都更敏感,更害怕。 但现实却是,当中国等国在悄悄“跳船”时,日本非但没有减持,反而在今年7月逆势增持了38亿美元。这波操作,在外界看来,简直就像是在一艘正在漏水的船上,主动往自己怀里多抱了几个沉重的铁锚。为什么?原因很复杂,但核心无非是“身不由己”四个字。 战后以来,日本的经济、军事、政治深度与美国捆绑,日美安保条约是其国家安全的基石。在某种程度上,增持美债,既是维持美元汇率稳定、保障自身出口利益的无奈之举,更是一种向“老大哥”表忠心的政治姿态。它没有选择“跳船”的选项,因为它的救生艇,早就和美国的母舰锁在了一起。 这场围绕美债展开的暗战,揭示的远不止是两个国家的不同选择。它标志着一个时代的转折点——那个由美元一家独大、信用无限透支的时代,正在走向尾声。 当美国自身的债务问题积重难返,政治内斗导致政府关门频频上演,其国家信用这层“金漆”正在一点点剥落。 中国选择在信用彻底崩盘前有序撤离,是理性的自救。而日本,则像是被绑在战车上的士兵,明知前方可能是悬崖,却无法跳车,只能随着战车一同冲向未知的命运。 这场大棋局里,没有永远的盟友,只有永恒的利益。当潮水退去,谁在裸泳,谁又在悄悄穿上了救生衣,一目了然。只是,日本这艘“陪葬品”的船,究竟还能在风暴中坚持多久,恐怕连它自己,心里也没底。

0 阅读:1

猜你喜欢

士气沉沉

士气沉沉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