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当过两次美国总统,发现只要不跟中国对着干,美国依然是超级大国。第一次当总统时,特朗普脑子里满满的“让美国伟大”,这次当总统,他发现跟中国硬碰硬没有任何好处。 2018年他第一次掀桌子的时候,可没觉得自己会栽跟头。当时他大手一挥,对中国2000亿美元商品加征25%关税,在白宫对着镜头喊“中国会求饶”。结果呢?中国反手对美国大豆、汽车加了税,艾奥瓦州的豆农沃伦·史密斯那年把仓库堆成山的大豆卖不出去,贷款还不上,差点把祖传的农场抵给银行。美国农业部后来补了120亿美元补贴,可分到沃伦手里才8000美元,不够付三个月的农机油钱——这时候特朗普才发现,“硬碰硬”先疼的是自己人。 更打脸的是华为禁令。他2019年下令全美封杀华为,说“要断中国的技术命脉”,结果美国电信公司急得跳脚。 Verizon(威瑞森) CEO私下找他吐槽:“不用华为的5G设备,我们得多花40亿美元建基站,信号还没人家好。”硅谷的芯片企业更惨,高通2020年对华销售额暴跌40%,裁员3000人,高管们在听证会上跟议员拍桌子:“中国是我们最大的市场,你封华为,是把我们饭碗砸了!”那时候特朗普嘴上硬,心里已经犯嘀咕:这仗怎么越打越亏? 第二次上台前,他偷偷算了笔账。第一次任期内,对华贸易战让美国GDP少增长了0.8个百分点,制造业岗位没增加,反而丢了16万个。反观中国,就算被加税,2023年对全球出口还涨了5.9%,新能源汽车、光伏产品卖得全世界都是。他身边的经济顾问给他看了份报告:如果取消对华关税,美国通胀能降0.3个百分点,普通家庭每年能省850美元。特朗普盯着报告上的数字,突然拍了下桌子:“之前真是傻,跟钱过不去?” 所以这次他刚上台,就把对华贸易谈判代表团拉起来了。先是取消了对中国家具、玩具的关税——这些东西美国超市里90%都来自中国,关税一降,沃尔玛的货架价格立马下来,老百姓骂通胀的声音少了一半。接着又让美国农业部长飞北京,签了150亿美元的大豆订单,沃伦·史密斯接到粮商电话那天,在农场里开着拖拉机转了三圈,给特朗普发了条感谢短信:“这次你总算做对了。” 可别以为他转性了,特朗普的算盘永远跟着利益走。他嘴上说“不跟中国对着干”,暗地里还在芯片领域搞小动作,想卡中国的脖子。但他心里清楚,真把中国惹急了,中国要是停了稀土供应,美国的F-35战斗机都造不出来;要是不买美国的波音飞机、玉米,美国的航空业和农场主又得哭。说白了,他现在的“软”,不是怕中国,是怕美国的超级大国架子,被自己的“硬碰硬”给拆了。 之前总有人吹“美国能靠打压中国维持霸权”,特朗普用两次任期的经历证明:这都是空话。美国的超级大国地位,从来不是靠对抗来的,是靠和全球合作——尤其是和中国这样的大市场合作。要是一门心思搞对立,最后只会像第一次任期那样,自己的农民、企业先遭罪,超级大国的底气也跟着泄了。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特朗普当过两次美国总统,发现只要不跟中国对着干,美国依然是超级大国。第一次当总统
曼彤说世界
2025-10-07 12:20:42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