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当了两回总统! 终于发现一个问题:只要不跟中国对着干,美国就还是超级大国。 特朗普两次当总统,发现个事儿:跟中国对着干美国吃大亏。第一任硬碰硬没用,第二任学乖了。美国公司去年在中国赚3800亿美金,白宫算账了,砸中国未必划得来。 美国封芯片反而帮了倒忙,中国半导体厂越建越多,全球份额涨上去。民众不买账,超市物价涨23%,选票就往对手那边跑。 看看数据就明白,中国在半导体领域的投资去年激增40%,全球市场份额突破12%。白宫想用技术封锁拖慢中国脚步,结果倒逼出更强大的自主产业链。这种反弹力道,华盛顿的智库们估计夜里都睡不踏实。 物价成了选票的晴雨表。美国中西部农场主们眼睁睁看着大豆堆成山,原本每吨卖到中国能赚300美元,现在只能廉价处理。贸易战打响那年,美国农业出口额暴跌15%,这些红州选民们直接把怨气撒进了投票箱。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报告戳破最后那层窗户纸:中美关系缓和能让全球经济多赚0.8个百分点。这数字听着不大,换算成真金白银就是上万亿美元。华尔街的银行家们早算清这笔账,最近三个月都在悄悄增持中国资产。 关税墙开始出现裂缝。今年三月美国取消部分自行车零部件关税,五月又放宽医疗器械进口限制。这些动作看似零散,背后是商界领袖们连续半年的游说攻势。企业财报会议室里,CEO们直言不讳:“失去中国市场等于让出未来二十年增长极。” 选民们的钱包正在改写政治剧本。超市里牛排价格比三年前贵了四成,汽油费翻着跟头往上涨。普通家庭每月多支出500美元,这些真真切切的疼痛感,正在重塑华盛顿的决策天平。 地缘政治的天平在微妙倾斜。当美国军舰穿越台湾海峡时,贸易代表办公室的官员却在悄悄延长关税豁免清单。这种矛盾行为背后,是战略焦虑与现实利益的激烈拉锯。 全球经济这艘大船经不起剧烈颠簸。德国总理带着商界代表团第五次访华,沙特王储把石油合约摆在亚洲桌面上。世界正在用脚投票,那些死守冷战思维的人,迟早要被抛在时代的尾流里。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美议员喊话特朗普:若北京不答应美国的要求,就不准中国做一件事。特朗普最近消停了,
【4评论】【14点赞】
与时俱进
美国的的政客真是坏,想的不是你赢我赢,而是我赢你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