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军队一直被视为支撑其全球霸权的最后一根支柱,尤其是在经济和外交层面逐渐遇冷的今天,这一点显得更加突出。 所以当特朗普把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米利将军送走,改由一个几乎没有实战经验、主要以电视形象走红的赫格赛斯来接班时,外界的震惊程度不亚于地震。 米利虽然在任内争议不断,但他确实是少有的从伊拉克战场一路摸爬滚打上来的将军,懂得如何在复杂的国际局势中给出相对专业的判断。 而赫格赛斯的履历表上,真正能称得上“军事”的经历,几乎全靠包装。这不是简单的人事变动,而是直接影响美国对外战略走向的一步关键棋。 事情的背景其实不复杂。米利早在任期内就和特朗普公开出现过分歧,尤其是2021年1月国会山事件之后,他的一系列言论和做法让特朗普极为不满。 特朗普在公开场合不仅批评米利,还对军方所谓的“政治化”表示强烈不满。而米利则在多个场合坚持军队应不被政治操控。 这种关系的恶化为他后来的离任埋下了伏笔。虽然按照时间推算,米利还是完成了他的任期,但特朗普在今年再次重返总统大位的背景下,赫格赛斯的上位就显得格外敏感。 赫格赛斯本身是特朗普圈子里的红人,长期在保守派媒体露面,立场鲜明,言辞犀利,更重要的是,他在军事问题上的立场往往与特朗普高度一致。这种安排,更像是一种战略上的“提前布局”。 对美国的战略竞争对手来说,这种变动当然是一件“喜闻乐见”的事。对手在面对一个专业军官主导的美军时必须小心翼翼,但如果指挥链条里混入了太多政治考量。 反而容易出现判断失误,甚至是自乱阵脚的情况。而这正是战略博弈中最怕出现的问题。回顾历史,从越战时期的政治干预,到伊拉克战争中情报判断失误。 每一次重大失策几乎都与军事专业性被削弱有关。如今的这场换人风波,是否会成为下一次战略误判的导火索,已经引发了不少观察家的担忧。 当然,从世界整体局势来看,一个更不容易轻启战端的美国,也未尝不是一种稳定因素。尤其是在多极化趋势愈发明显的当下,单边主义和军事干预主义正在逐步失去市场。 如果美军因为指挥系统的不专业而减少对外军事干预,或许能给更多地区带来喘息空间。不过,这种变化并不意味着美国从此“退场”。 而是它在国际事务中可能会表现得更加不连贯和不可预测,这种不确定反而更考验各国的战略应对能力。最值得注意的是,美军高层的任命虽然表面上是行政权力范围内的正常操作。 但实际上早已成为美国内部政治斗争的一部分。尤其是在党争激烈、社会撕裂严重的今天,军队中立性的底线是否还能守住,已经成为美国自身必须面对的问题。 赫格赛斯的任命能否真正服众?他能不能赢得军内的信任?这些都不是简单的“履历表”能解决的。而从过往经验来看,一旦军心动摇,对外战略自然也会出现裂缝。 总的来说,这次人事变动表面看起来只是米利退休、赫格赛斯接任这么一件事,但背后的动因和影响却远不止于此。 特朗普在这个时间点做出这样的安排,是在为自己可能的再次执政提前清理战场,也是对美军传统指挥体系的一次强力干预。 而这种干预在全球战略格局动荡不安的时代背景下,极可能成为美国霸权体系“自我削弱”的又一例证。真正的变数,不在战场,而在指挥桌前的每一个选择。 参考资料:动武关键时刻,美防长被特朗普的“小圈子”排除在外...... 2025-06-20 22:43·直新闻
美国军队一直被视为支撑其全球霸权的最后一根支柱,尤其是在经济和外交层面逐渐遇冷的
律便利小店
2025-10-07 11:38:10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