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注意到了吧,今年开始年轻人旅游疯狂住帐篷,如果你有海外经验,就知道迟早的,那

桉闻通史 2025-10-07 11:06:31

大家注意到了吧,今年开始年轻人旅游疯狂住帐篷,如果你有海外经验,就知道迟早的,那边的年轻人,就经常住帐篷不去酒店,如今这个习惯蔓延到国内了。当然了,肯定很多人会在那里说,如果都住帐篷,不消费怎么办?   以前总觉得露营是小众玩法,现在倒好,连小区楼下的超市,都开始卖便携帐篷了,价格从几百到上千不等。反观旁边的酒店,尤其是景区周边的,以前一到旺季就不愁卖,现在门口的停车场都没那么满了,连带着周边的民宿都开始打折扣,可年轻人好像不买账,还是宁愿扛着帐篷往户外跑。   也许有人说,这是年轻人“穷”,舍不得花酒店钱,这话只说对了一半。你算笔账就知道了:平时市区经济型酒店,一晚大概200-300元,到了节假日,尤其是五一、国庆这种大日子,景区周边的酒店,能涨到800-1000元,好点的民宿直接破千。   可年轻人住酒店,大多就是晚上睡一觉,算下来也就6个小时左右,平均每小时花100多块,这钱要是省下来,能在景区里吃两顿好的,还能买张游乐园通票,谁脑子抽了会放着实在的体验不选,去为“酒店床位”买单?   而且,酒店的涨价套路,早就被年轻人看穿了。前几年有平台曝光过,有些酒店会在节假日先把价格标得极高,再搞个“7折优惠”,实际上比平时还贵。还有的酒店,说是“观景房”,窗户推开就对着一面墙,投诉了也只给换个更小的房间。年轻人不是傻,吃了几次亏后,自然就不想再当冤大头。   反观帐篷,一次性投入几百块,能反复用,就算租帐篷,一晚也就50-100元,还能选自己喜欢的位置,比如湖边、山脚下,早上醒来推开帐篷就能看到风景,这体验感是酒店的“格子间”比不了的。   当然,帐篷能火,还有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现在的治安是真的好。放在十年前,谁敢随便在户外搭帐篷过夜?别说荒郊野外了,就算是市区公园,晚上也得担心东西被偷。可现在不一样了,你去看看那些热门的露营地,要么有专门的管理人员巡逻,要么装了监控,有些地方还配了应急呼叫设备。   公安部去年公布的数据里提到,露营相关的治安案件,发生率不足万分之一,丢东西的情况都很少见。我身边有朋友试过在郊区露营,晚上把背包放在帐篷外,第二天早上啥都没少,换以前想都不敢想。这种安全感,才让年轻人敢放心地把“家”安在户外。   当然了,还有人担心“都住帐篷,不消费怎么办”,这纯属瞎操心。年轻人省下来的酒店钱,没少花在别的地方。你去露营地看看,帐篷旁边堆着的,不是便携烧烤架,就是咖啡机、投影仪,还有人带着迷你小冰箱,里面塞满了饮料和食材。这些装备可不是便宜货,一套下来比一晚酒店钱还多。   而且露营带动的不只是装备销售,周边的农贸市场、便利店生意也变好了。年轻人去露营前,会提前买新鲜的肉、蔬菜,还会囤零食和水,有些露营地周边的小卖部,一到周末营业额能翻三倍。比起把钱花在酒店的“溢价床位”上,年轻人更愿意把钱花在能提升体验的地方,这不是不消费,是消费更理性了。   不过帐篷热也不是没毛病。有些热门景区因为露营的人太多,出现了垃圾乱扔的情况,草地上全是塑料瓶、食品包装袋,还有人在禁火区偷偷烧烤,差点引发火灾。后来景区不得不出台规定,划分专门的露营区域,还要收一定的清洁费,虽然有人吐槽,但大多数人都能理解。   毕竟要保护好环境,才能一直有地方露营。还有些人跟风买帐篷,买回来只用了一次就扔在阳台积灰,说是“体验过就够了”,这种冲动消费确实有点浪费,但也说明大家在慢慢摸索自己真正喜欢的玩法,过段时间沉淀下来,留下的才是真需求。   说到底,年轻人爱住帐篷,不是一时兴起的跟风,而是对“不合理消费”的反抗。他们不想再被酒店的高价套路,也不想被传统旅游的“打卡模式”绑架,更愿意按照自己的节奏,花更少的钱,获得更实在的体验。这种变化,其实也在倒逼酒店行业改变。   现在已经有不少酒店推出了“露营套餐”,比如提供帐篷租赁、户外烧烤服务,价格也比以前亲民了不少。毕竟市场是跟着需求走的,年轻人用脚投票,选了帐篷,酒店要是还守着老一套,迟早会被淘汰。   以后说不定会看到更多有意思的玩法,比如“酒店+露营”结合,或者景区推出更规范的露营配套。但无论怎么变,核心还是得贴合年轻人的需求——少点套路,多点实在,别总想着赚快钱,这样才能留住人。   毕竟年轻人愿意为体验买单,却绝不会为“冤枉钱”买单,这一点,谁都别想糊弄过去。

0 阅读:18

猜你喜欢

桉闻通史

桉闻通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