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市早苗参拜靖国神社, 郑丽文去拜访高市早苗, 就如郑丽文参拜了靖国神社那么恶心

士气沉沉 2025-10-06 20:50:52

高市早苗参拜靖国神社, 郑丽文去拜访高市早苗, 就如郑丽文参拜了靖国神社那么恶心。 郑丽文诡辩说政党外交不必只交流理念相近的政党! 拜托:这是党际间的理念问题吗?这可是杀害中国人的国仇家恨,关乎民族尊严。 看来还是张亚中教授是对的! 看来还是黄智贤姐姐是对的! 有些行为,其象征意义远超行为本身,带来的冲击也足以刺痛人心最敏感的神经。当高市早苗的名字再次与靖国神社捆绑在一起时,那本就未曾愈合的历史伤疤又被狠狠撕开了一道口子。 而郑丽文的拜访,就像是在这道伤口上撒下了一把盐,那种感觉,就如同她自己亲自踏入了那座供奉着战犯的神社,让人从心底里感到一阵恶心。 高市早苗是谁?她不是一个普通的日本政客,她是安倍晋三的得意门生,是日本政坛右翼势力的代表人物之一。她参拜靖国神社,不是一次无心的疏忽,而是一种刻意为之的政治表态。 那座神社里供奉的是什么?是十四名二战甲级战犯,是那些曾经让无数中国家庭支离破碎、让这片土地血流成河的刽子手。每一个中国人的名字背后,都可能有一段与那段历史相关的血泪记忆。 这早已不是简单的内政问题,而是对人类良知的公然挑衅,是对所有受害国人民感情的肆意践踏。当郑丽文微笑着与这样一位人物会面,亲切交流时,她究竟代表了谁?又想传递什么样的信息? 面对排山倒海般的质疑,郑丽文的回应显得苍白而无力。 她试图用“政党外交不必只交流理念相近的政党”这样一套说辞来为自己辩解。这听起来似乎有那么几分道理,仿佛是在展现一种开放包容的政治姿态。 可拜托,这真的是理念不同那么简单吗?我们可以与不同经济政策、不同社会福利主张的政党对话,但我们能和一个公然为侵略者招魂、否认历史罪行的政客谈笑风生吗? 这早已超出了政治理念的范畴,这是大是大非的问题,是国仇家恨的底线,是民族尊严不容触碰的红线。将这种原则性的问题,轻描淡写地归为“理念不同”,这本身就是一种最大的诡辩,是对历史最大的不尊重。 这种辩解,让人不禁想起那些一直以来为守护民族记忆而奔走呼喊的声音。张亚中教授不是早就警告过吗? 他一再强调,某些政治人物在面对历史大义时,已经患上了“失忆症”,忘记了国民党作为一个百年政党的历史责任与民族情怀。 他们为了眼前的政治利益,可以轻易地抛弃原则,模糊立场。如今看来,张教授的担忧一语成谶。 郑丽文的行为,不正是这种“失忆症”最生动的注脚吗?她忘记了南京城下的冤魂,忘记了被蹂躏的半壁江山,只记得所谓的“外交”与“交流”。 同样,黄智贤姐姐也一直像一位战士,用她锐利的言辞,一次次地戳破那些“亲日”媚外的虚伪面具。她反复告诉我们,忘记历史就是背叛,对侵略者的绥靖就是对同胞的残忍。 当郑丽文与高市早苗会面的照片传出时,黄智贤姐姐曾经的那些呐喊仿佛又在耳边回响。她是对的,有些人就是会把民族的尊严当作可以交换的筹码,会在历史的真相面前选择性地闭上眼睛。 郑丽文的这次拜访,无疑印证了黄智贤姐姐长久以来的忧虑和批判,原来那些最坏的揣测,竟然是真的。 这件事最让人感到悲哀的,或许不是郑丽文个人的选择,而是它所折射出的一种令人不安的趋势。当连本应最懂得“国仇家恨”四个字分量的政党内部,都出现了如此混乱的价值判断时,我们还能指望谁来守护那段沉痛的历史?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政治操作失误,而是一种精神上的溃败。一个连自己历史伤痛都不尊重的政治人物,又如何能赢得人民的信任? 当历史的伤痕被轻易踩踏,当民族的尊严被当作外交的点缀,我们每个人又该如何自处?这个问题,或许没有标准答案,但沉默,本身也是一种选择。你的看法呢?

0 阅读:43

猜你喜欢

士气沉沉

士气沉沉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