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张子政被俘,日本少将富永信政将他杀害后,又对他进行肢解,就在这时,一个

轩叔观察 2025-10-05 13:25:53

1941年张子政被俘,日本少将富永信政将他杀害后,又对他进行肢解,就在这时,一个伪军突然朝日本少将开了一枪![无辜笑] 10月河北沧县,冀中军区情报科长张子政在执行任务时被叛徒出卖,落入日军手中。 负责审讯的是日军第27师团少将富永信政,他先用竹签扎指甲缝,再用烧红的铁条烫皮肉,最后灌辣椒水,张子政昏死过去三次,醒来后仍然一言不发。 第七天深夜,看守发现牢房墙上多了四个血字“杀敌报国”,张子政用被打断的手指蘸着自己的血写下这四个字,天亮前就停止了呼吸。 富永信政恼羞成怒,下令把张子政的遗体拖到县城广场示众,10月18日上午日军士兵当着数百名百姓和伪军的面,用刺刀挑开烈士的衣服,再用军靴踩踏遗体。 就在富永信政弯腰检查张子政身上有无文件时,一声枪响划破长空,子弹擦过他的右肩,在肩胛骨上留下一道血槽。 开枪的是站在队伍后排的日军翻译官赵德顺,这个平时见了日本人就点头哈腰的中年男人,此刻握着还在冒烟的手枪,眼睛死死盯着倒地的富永信政。 周围的日军士兵反应过来,十几支步枪同时开火,赵德顺中弹倒地前,迅速把一个纸卷塞进嘴里咽了下去,等日军搜查他的遗体时,只找到一张伪造的良民证。 三天后八路军从内线那里得到消息,赵德顺咽下的纸卷上写着日军即将对冀中根据地进行秋季大扫荡的详细计划,包括进攻路线和兵力部署,可惜情报还没来得及送出,他就目睹了张子政遗体被侮辱的那一幕。 赵德顺的真实身份是地下党员代号“燕子”,1939年他主动要求打入敌人内部,凭借日语特长成为日军翻译,两年里他传递出十几份重要情报,帮助八路军多次避开日军合围。 那天在广场上的伪军中,有个叫刘老三的班长,他亲眼看见赵德顺开枪,也看见这个“汉奸”倒在血泊中还在往嘴里塞纸。 当天夜里刘老三带着全班八个人,扛着九支步枪和两箱子弹,摸黑投奔了县城西边的八路军游击队,他见到游击队长的第一句话是:“我看见赵翻译开枪了,他不是汉奸。” 接下来的一个月里,沧县周边陆续有伪军脱离日本人的控制,有的直接起义,有的暗中给八路军送情报,据冀中军区后来的统计,从10月到12月仅沧县就有三个伪军中队共二百多人反正。 这些伪军投诚时几乎都会提到同一件事,在县城广场上,那个穿着日军制服的翻译官开枪打了日本少将,他们中很多人原本是被抓壮丁或者为了混口饭才当伪军的,看到赵德顺那一枪后,开始重新思考自己在给谁卖命。 1942年春节前八路军在一次战斗中缴获了日军的作战日志,里面记载着富永信政肩伤后感染,最终不得不截肢,三个月后因并发症死在北平的医院里。 多年后当地民政部门在整理烈士档案时发现,张子政牺牲时留下妻子和两个不满五岁的孩,赵德顺牺牲时独身一人,档案里的紧急联系人一栏是空白的。 他们的墓碑并排立在沧县烈士陵园里,每年清明,总有上了年纪的老人来扫墓,有人说自己当年是伪军,看了赵德顺那一枪才醒悟过来,有人说自己父亲是刘老三那个班的,临终前还念叨着“赵翻译不是坏人”。 网友们敬佩不已: “这才是真英雄!张子政宁死不屈,赵德顺忍辱负重,两个都是真汉子!看得我热泪盈眶。”   “历史书上应该多记录这样的真实故事,比那些抗日神剧震撼多了,致敬无名英雄!”   “那个叛徒真可恨!但更感动的是赵德顺,卧底在敌人内部需要多大的勇气啊。”   “看到伪军哗变那段破防了,原来每个人心中都有民族大义,只是需要被唤醒。”   “赵德顺吞情报那段太揪心了,这些隐蔽战线的英雄值得被永远铭记。”   “这才是真实的抗日故事!没有手撕鬼子,只有血肉之躯筑起的钢铁长城。”   如果你身处那个年代,在明枪明枪的战斗和隐蔽战线的潜伏之间,你会选择哪种方式报效国家?   官方信源: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

0 阅读:0
轩叔观察

轩叔观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