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媳妇去上班了,房间空调没关,我以为她是忘记了,就顺手给关了。下午她下班回来,问

用眼看世界 2025-10-04 16:19:30

儿媳妇去上班了,房间空调没关,我以为她是忘记了,就顺手给关了。下午她下班回来,问是谁把空调关了,我说是我,她竟说关了干嘛,多热啊,她就是故意开着,下班回来舒服点。 七月的太阳把阳台的瓷砖晒得发烫,我握着半干的棉布擦客厅茶几,路过儿媳房间时,“嗡嗡”的空调声顺着门缝飘出来。门没关严,能看见她叠得方方正正的浅蓝被子,床头柜上还放着她常用的薄荷味护手霜——早上她走得急,头发绳还挂在门把手上面。我想着这空调开一天得耗多少电啊,前阵子交电费时,儿子还说厂里效益不好,工资发得晚。就轻轻推开门,指尖按在空调遥控器的关机键上,显示屏的蓝光暗下去时,我还顺手把窗帘往中间拉了拉,怕太阳晒进房间,回来更热。 炖上儿媳爱吃的番茄牛腩,我坐在沙发上择豆角,电视里正放着天气预报,说今天最高温38度。正择到一半,听见钥匙转动锁孔的声音,儿媳推门进来时,额头上的汗顺着脸颊往下淌,贴在脖子上的碎发都湿了,手里的帆布包带子被汗水浸得发深。她换拖鞋时往房间扫了一眼,皱着眉问:“妈,我房间空调咋关了呀?”我手里的豆角还没理干净,抬头应道:“是我关的,以为你忘了,开一天多浪费。”她放下包,语气有点急:“关了干嘛呀,外面跟烤炉似的,我就是故意开着的,下班回来能立马凉快会儿。” 我心里顿时有点委屈,手里的豆角都攥皱了——我也是为了这个家省点钱,怎么还落了埋怨?正想再说两句,她的包从沙发滑到地上,里面的东西掉了出来:一瓶没开封的藿香正气水,还有张折叠的车间排班表,上面用红笔圈着“今日高温,注意防暑”。我弯腰捡起来,突然想起前几天儿子跟我念叨,儿媳他们服装厂最近赶订单,车间的老空调坏了快一周,还没修好,每天在里面待八小时,跟闷罐一样。原来她不是任性浪费,是白天在厂里热得头晕,就盼着下班回来能有个凉快地方喘口气。 我赶紧把排班表叠好放进她包里,转身进了厨房,把刚炖好的番茄牛腩盛出来晾着,又从冰箱里拿出昨天冻的冰块,泡了杯柠檬水。等她换好家居服出来,我把柠檬水递过去:“丫头,是妈不好,不知道你上班地方没空调,让你受委屈了。我这就去把空调打开,再给你切块冰西瓜。”她接过杯子,愣了一下,眼眶有点红:“妈,对不起,我刚才语气太冲了,就是今天实在太热,有点烦躁。”我拍了拍她的手背,她的手还带着外面的热气:“傻孩子,妈知道你辛苦,以后你要是想留空调,提前跟妈说一声,咱不差那点电费,你舒服才最重要。” 第二天早上,儿媳出门前,我特意问她:“今天车间空调能修好不?要还没好,妈就不给你关空调了。”她笑着摇头:“修好了,妈您放心,今天不热。”可我还是在她下班前半小时,悄悄把她房间空调打开,调了26度——前几天听小区张阿姨说,夏天空调开26度最省电,还不影响凉快。她推开门看见空调亮着,笑着走过来:“妈,您怎么又开了呀?”我端着刚煮好的绿豆汤:“先喝碗绿豆汤解解暑,26度不费电,你歇会儿再吃饭。” 这件事让我彻底明白,家人之间的小别扭,从来不是因为“谁错了”,而是因为“没懂对方的难”。我只盯着“省电”,却没看见她汗湿的衣领;她只想着“凉快”,却没跟我说明白上班的辛苦。后来我们俩都多了个习惯:她会跟我讲车间的事,我也会跟她聊怎么用电器更省,比如人不在家时把空调调28度,回来再调低,既不耽误凉快,又能省点电。原来互相多唠两句心里话,比闷在心里委屈,要暖多了。 如果你是我,知道儿媳在高温环境下上班,除了提前开空调、准备凉饮,还会做些什么让她下班回来更舒服呢?

0 阅读:530
用眼看世界

用眼看世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