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招人可太难了,好不容易招来个洗碗工,上午看着干得还不错,下午人就没影了,电话不接,微信还把我删了,真气人!之前招来的洗碗工也是,最长干一个月就走,完全留不住。 中午的客流刚散,餐馆里还飘着菜籽油的香味,我站在后厨的洗碗池前,看着堆得像小山的油污碗碟,气不打一处来。上午来的张姐,看着挺实在的,穿件洗得发白的蓝外套,袖口卷到胳膊肘,擦碗时连碗沿的油星都要蹭三遍,甚至还顺手把溅在台面上的菜汤擦干净了。我当时还偷偷跟厨师长说:“这次总算找对人了,说不定能长久干。”结果下午两点我去后厨送菜单,洗碗池边空无一人,围裙搭在椅背上,微信发消息是红色感叹号,电话拨过去直接提示“已关机”,手里的菜单都被我攥皱了。 我蹲在洗碗池边,想起上个月走的王叔。王叔干了整一个月,手脚麻利,连最难洗的铸铁锅都能刷得发亮。当时他走的时候,我以为是工资低,特意涨了两百,可他还是摇着头说“老板娘,不是钱的事”,我当时没往心里去,只当是他嫌累,现在想想,他说这话时,手上的裂口还沾着洗洁精的泡沫,我当时怎么就没多问一句呢? 晚上关店后,厨师长和服务员都走了,我没叫保洁,自己挽起袖子站到洗碗池前。打开水龙头,热水断断续续的,刚冲了两个碗,水就变凉了,寒冬里的凉水浇在手上,刺骨地疼;拿起旁边的洗洁精,是最便宜的大桶装,倒在手上黏糊糊的,搓了没几下,手背就开始发痒——这是我为了省成本买的,之前从来没自己用过。洗到一半,我累得直不起腰,想找个地方歇会儿,才发现后厨除了灶台边的小板凳,根本没有能坐的地方,之前的洗碗工中午吃饭,都是蹲在墙角的地上,就着冷风扒拉盒饭。 那一刻我突然明白,留不住人,不是现在的人吃不了苦,是我这个老板太粗心,只盯着碗洗得干不干净、成本省了多少,却没看见他们冻得发红的手、蹲在地上吃饭的样子。 第二天一早,我先去五金店买了台恒温热水器,让师傅立刻装在洗碗池旁边,保证随时有热水;又去超市挑了温和的护手洗洁精,还多买了几双加厚的橡胶手套;下午趁没客流,我在厨房角落隔出个小空间,摆了张折叠方桌和两把塑料椅,甚至从家里带了个暖手宝,放在桌子上。 过了两天,我又招到了李阿姨。这次我没先让她干活,而是拉着她看了新装的热水器、摆好的桌椅,笑着说:“阿姨,咱们这儿热水随时有,洗洁精不伤手,中午您就坐在这儿吃饭,暖和。”李阿姨摸了摸热水龙头,又看了看角落里的小桌子,眼眶有点红:“老板娘,我之前在别的餐馆,洗碗全是凉水,吃饭只能蹲在马路边,您这儿真好。” 没想到李阿姨一干就是大半年,不仅洗碗干净,还总帮着收拾后厨的杂物,甚至会提醒我“今天的青菜有点蔫,明天该换家供货商了”。后来她还介绍了同乡的王姐来帮忙,两个人配合得特别好,后厨再也没出现过没人洗碗的情况。餐馆的生意也越来越顺,老顾客都说“你们家后厨看着就干净,吃着放心”。 现在我总算明白,招人难,留住人更难,但难的不是员工,是老板有没有真正把他们当“自己人”。工资重要,但一句关心、一个能暖手的热水龙头、一张能坐下来吃饭的桌子,这些细节里的心意,比涨工资更能留住人。毕竟,人心都是相互的,你替员工着想,员工才会替你的生意着想。 如果你开了家小餐馆,遇到留不住员工的问题,会先从改善工作环境的细节入手,还是先考虑涨工资呢?
现在招人可太难了,好不容易招来个洗碗工,上午看着干得还不错,下午人就没影了,电话
用眼看世界
2025-10-04 13:19:28
0
阅读: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