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一个美国教授说了句大实话,台下掌声就没停过,他说,两千年,中国,从没跨过

士气沉沉 2025-10-03 11:50:25

[微风]一个美国教授说了句大实话,台下掌声就没停过,他说,两千年,中国,从没跨过那片海去打他们。一次都没有。反倒是他们,隔三差五就想把战火烧到中国家门口。 六千多年前中华文明刚萌芽,就没养成抢别人地盘的性子。黄河流域的彩陶纹饰里刻着农耕劳作的图景,良渚古城的水利系统彰显着与自然共生的智慧,从文明起源之初便未留下对外扩张的痕迹。 2100 多年前张骞出使西域,“凿空之旅” 开启的陆上丝绸之路,驼队驮着的丝绸茶叶与冶铁技术,沿着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一路向西。 在安息国的集市上,中国的彩帛与波斯的地毯交换流转,贵霜王朝的商人带着宝石前来贸易,汉军的戍边将士从未持械逼迫沿途城邦参与交易,反而在烽燧沿线设置驿站为商旅提供保护。 这种和平基因延续至海上贸易。1405 年盛夏,郑和率领 240 多艘海船与 27000 余名船员从福建长乐扬帆起航,船队中 “五千料巨舶” 的排水量可达千吨级别,比 80 多年后哥伦布横渡大西洋的三艘帆船规模超出数十倍。 当船队抵达占城国,郑和向当地国王宣读永乐帝的诏谕,随即展开互市贸易,中国的青花瓷器、绞绢与当地的象牙、香料在甲板上完成交换。 途经旧港时,船队剿灭海盗陈祖义的 5000 人团伙以维护海道安宁,却未趁机占据一寸土地,反而在当地留下耕种与造船技术。 七次远航遍历亚非 30 多个国家,马欢在《瀛涯胜览》中记载,所到之处 “多欢声”“争相迎”,从未有过殖民掠夺的记载。 唐朝的长安城里,这种开放包容更显鲜活。日本先后派出 19 次遣唐使,带着空海和尚学习佛法,携走《唐律疏议》与纺织技艺;鉴真东渡六次终抵日本,带去的不仅是佛教典籍,还有建筑营造法式与伤寒杂病诊疗方法。 这些交流从未伴随刀光剑影,而是以典籍、技艺与思想为载体,在东亚文化圈里生根发芽。 反观海洋的另一端,近代以来的炮火却不断涌向中国海岸。1840 年,英国舰队携坚船利炮从海上敲开中国国门,蒸汽动力的炮舰在珠江口肆意游弋,拉开了百年屈辱史的序幕。 20年后英法联军的舰队再次突破海上藩篱,从天津大沽口一路驱兵至北京城。 1884年中法马江一战,福建水师的木质战船在法军铁甲舰的炮火下惨遭败绩,江面漂浮的船骸见证着有海无防的窘迫。 据不完全统计,鸦片战争后的百余年间,西方列强从海上入侵中国达 84 次,1860 多艘次舰艇与 47 万兵力,将中国逐步推入半殖民地的深渊。 甲午年间的黄海海面,北洋舰队的 “定远” 舰主炮怒吼,却终究难敌日本联合舰队的围攻,全军覆灭于威海卫军港。孙中山先生为此写下 “伤心问东亚海权” 的挽联,道尽当时的海防危机。 而那些入侵者的舰船所到之处,金银被劫掠,港口被强占,与郑和船队的帆影形成了跨越时空的鲜明对照。

0 阅读:4
士气沉沉

士气沉沉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