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丢人丢大发了!”南京开往长沙的高铁上,一女子乘坐期间,被邻座男孩用脚踢了1个小时,女子忍无可忍,便在平板上写下:“我讨厌小孩,不要碰到我”,谁料,男孩父母看到后,竟效仿女子的做法写下:“我最讨厌没有素质的人”,并让男孩大声念出来,网友:父母的素质决定孩子的高度! 据法治进行时9月30日报道,当时女子在高铁上正坐得安安静静,没想到旁边的男孩一直用脚踢她的座椅,持续了近一个小时,男孩的家长似乎并未察觉,或者根本没有注意到孩子的不当行为。 女子忍耐了许久,终于在自己的平板上写下:“我讨厌小孩,不要碰到我,”她试图通过这种方式表达自己的不满,没想到这一句话竟然成了引爆点。 当男孩的父母看到之后,不但没有理解女子的情绪,反而将她的行为反过来批评,父母直接在平板上写下:“我最讨厌没有素质的人”,然后要求男孩大声念出来。 随后车厢内的气氛瞬间紧张了起来,原本应该是一个简单的解决问题的机会,却因家长的无理回应,变成了双方的激烈对抗。 这种情况下,女子回过头看了一眼男孩和他的父母,心里充满了怒火,她心想,公共场合不是你们家,为什么可以这么放肆? 如果真想让孩子做自己喜欢的事,完全可以选择买个卧铺,或者花更多的钱去坐商务车厢,为什么不呢? 这不是单纯的一个孩子的问题,还是父母的教育问题,若孩子总是得不到正确的引导,将来难免会把这种行为延续下去。 在她看过来的一瞬间,男孩的父母似乎并不打算做出任何让步,反而觉得自己才是正确的,他们的行为让女子心里不禁一阵酸楚,为什么明明是孩子不对,父母却要以这种方式维护孩子呢? 明明知道自己孩子做了不对的事,作为家长应该站出来教育,而不是选择无视,甚至指责别人。 女子并不想与男孩争执,但男孩的行为实在让她受不了,当她看到男孩父母的反应时,内心的压抑终于爆发出来,她感到一种无法言说的委屈,那一刻眼泪顺着脸颊流了下来。 当时的她无从发泄,只能压抑在心里,承受着一种被冤枉的痛苦,车厢里的其他乘客也看到了这一幕,但没有人站出来支持她,大家的目光里充满了无奈和沉默。 随着事态的进一步升级,工作人员也注意到了这一情况,为了避免更大的冲突,工作人员决定将双方分开换座,尽管如此,女子仍感到愤懑不平,她明明是受害者,却最后被迫妥协,离开了那个原本应该让她感到安宁的座位。 而男孩的父母看似胜了,但这种“胜利”是通过无理取闹和回避责任得来的,车厢内的其他乘客或许没有明确表达意见,但在她眼中,他们显然都能看出,事情本不该发展到这种地步。 这件事之所以引发广泛讨论,不仅仅是因为它发生在一个公共场合,而更是因为它揭示了一个社会现象——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孩子的行为反映了父母的教育观念,父母的态度和做法直接影响孩子的成长,如果孩子做错了事,作为家长不仅仅是需要“维护”孩子的尊严,更重要的是要教导他们分辨是非,明白什么行为是不可接受的。 此事件也暴露出一些社会心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放任式”教育,认为只要孩子开心,无所谓规则和秩序。 然而这种思维方式往往导致了对公共秩序的忽视,甚至让孩子在无意识中养成了不尊重他人的习惯,而一旦这种行为在他人身上引发冲突,往往又以更为极端的方式解决问题,陷入“谁先忍让,谁就输了”的僵局。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这起事件的根本原因,都指向了家庭教育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家长的责任。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的言传身教会深深影响孩子的三观和行为,如果家长不能及时给孩子设定清晰的行为边界,那么社会上出现更多类似的矛盾和冲突也就不足为奇。 这起看似简单的小事,实际上背后隐藏着深刻的社会问题,它提醒我们,不仅要关心自己孩子的成长,更要为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在未来社会中成为懂得尊重他人、有责任感的成年人,而家长们也应当意识到,教育不是放任,也不是迁就,而是对孩子未来的负责。 对于这件事情,大家有什么看法? 信息来源:法治进行时 2025年9月30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