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美国农业部长布鲁克·罗林斯昨天(北京时间9月29日)给财政部

不简单的幸福 2025-10-01 07:26:50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美国农业部长布鲁克·罗林斯昨天(北京时间9月29日)给财政部长贝森特发了个短信,被人从身后拍到了。 短短几行字,把一场国际利益交易的底裤扒得干干净净:美国刚给阿根廷200亿美元货币互换额度,还许诺购买其债券,转头阿根廷就取消谷物出口关税,把本该属于美国的大豆订单,低价卖给了中国。 大豆价格应声下跌,中国手握更多筹码,美国却成了吃力不讨好的冤大头。“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美国对阿根廷的200亿援助,从来不是什么慷慨解囊。明眼人都看得出,这是冲着阿根廷总统米莱来的。 这位特朗普的“好朋友”,上台后一直摆出亲美姿态,美国自然想趁机把阿根廷绑上自己的战车。更关键的是大豆市场:每年这个时候,都是美国大豆对华出口的黄金期,中国作为全球最大大豆进口国,一举一动都牵动着美国农场主的钱包。 美国算盘打得精,用200亿换阿根廷不抢市场,甚至帮着自己巩固份额,这笔“投资”看似稳赚不赔。可美国千算万算,没算到阿根廷会这么“现实”。这个南美国家正陷在货币危机的泥沼里,美元兑比索汇率一度冲破1:1500,央行3天抛售11亿美元救市,外汇储备早已见底。 米莱政府焦头烂额,200亿援助就像救命稻草,可比起长远关系,眼下的美元更实在。要知道,阿根廷大豆出口关税原本高达26%,取消这部分税收,相当于每吨大豆成本直接降低123.7美元,价格优势瞬间拉满。 罗萨里奥谷物交易所的数据显示,阿根廷当时还有1900万吨大豆待售,总价值约90亿美元,这些都是能立刻换成外汇的“硬通货”。取消关税的消息一出,中国买家立马行动。据路透社消息,至少10船阿根廷大豆订单迅速敲定,每船约6.5万吨,计划11月装运,还有贸易商透露实际订购量已达15批。 这对美国农民来说,不啻于晴天霹雳。原本这个季节,美国大豆正等着销往中国,可阿根廷的低价大豆一登场,中国需求直接转向南美。芝加哥豆粕期货当天就跌了1.9%,豆油期货跌2.5%,美国大豆市场的恐慌情绪肉眼可见。罗林斯短信里那句“非常不幸”,藏着多少无奈与愤怒? 这场闹剧里,米莱的“翻脸”速度着实惊人。作为特朗普的“好朋友”,他上台初期曾对中阿合作颇有微词,可在经济压力面前,所谓的“盟友情谊”不堪一击。湖北大学吴洪英教授就点破了关键:米莱政府正在务实转向,毕竟中国市场的分量太重。 2024年数据显示,中国从巴西、美国、阿根廷进口的大豆占全球总量90%以上,阿根廷虽只占3.9%,但增长空间巨大。2024/25收割季,阿根廷对华未加工大豆出口已飙升至881万吨,创6年来最高,这背后都是真金白银的诱惑。 美国更没想到,自己的援助竟帮中国攒足了筹码。中国一直奉行多元化进口策略,阿根廷的低价大豆正好给了压价的理由。以前美国还能靠供应稳定拿捏市场,现在阿根廷用美国的援助款“补贴”中国买家,等于亲手削弱了自己的议价能力。 更讽刺的是,阿根廷取消关税本是美国默许的“回报”,却变成了打向自己的耳光。有贸易商直言,中国已基本完成11月大豆采购,货源全来自南美,美国农场主只能眼睁睁看着订单流失,其实阿根廷的选择也透着心酸。 取消关税虽能短期赚回美元,却要付出政府税收减少14亿美元的代价,相当于GDP的0.2%。米莱政府这么做,一方面是为了紧急补充外汇储备,稳住暴跌的比索;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挽回选民支持——毕竟9月地方选举中,执政联盟已在关键选区受挫。 可这种“饮鸩止渴”的做法,能解决根本问题吗?分析师就警告,短期集中抛售可能引发供应过剩,反而拖累长期价格,最终受伤的还是阿根廷农民,美国的尴尬则更具警示意义。 这些年美国总爱用“援助”当缰绳,试图拴住其他国家,可这次栽在阿根廷手里,恰恰暴露了其策略的致命缺陷:只算利益账,却没看清对方的生存刚需。200亿对美国来说是拉拢工具,对阿根廷却是救命钱,两者诉求根本不在一个层面。 更可笑的是,美国一边想遏制中国,一边又给中国创造了捡漏的机会,这种自相矛盾的操作,堪称“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这场由一条短信曝光的闹剧,把国际关系的本质扒得明明白白。 所谓的“盟友”“朋友”,在利益面前不过是随时可换的筹码。美国舍不得真心投入,只想着算计;阿根廷只顾眼前解渴,把长远合作抛在脑后。

0 阅读:0
不简单的幸福

不简单的幸福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