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地铁上听见两个年轻人聊天,一个说“我辞职了,不想再为KPI活着”,另一个接话:“我老板说,躺平是最大的内耗。 ”这话像根针,扎进人心里。 我们总在讨论内卷和躺平,却很少问:为什么我们非得二选一? 公司要效率,个人要自由,这矛盾不是谁对谁错,是系统没跟上人的变化。 我见过加班到凌晨的设计师,凌晨三点还在改图,可她做的东西,连自己都懒得看第二眼。 也见过一家小公司,老板不提目标,只问“你今天开心吗”,结果团队留住了,项目反而做成了。 不是躺平就能赢,也不是拼命就能赢。 真正的问题是,我们被灌输了一种假逻辑:你必须在“拼命”和“放弃”之间选一个。 可生活不是选择题,是组合题。 有人用周末学摄影,有人用通勤听播客,有人把午休变成散步时间——这些都不是对抗,是悄悄重建生活节奏。 公司不是不重要,但人不是零件。 当一个组织只盯着数字,它就忘了人会累、会想、会需要意义。 而真正有生命力的团队,不是靠加班时长堆出来的,是靠那些没人记录的瞬间:一次真诚的讨论,一次不赶工的打磨,一次允许出错的宽容。 别再问该卷还是该躺,问问自己:你今天,有没有为自己留一点不被计算的时间?
昨天在地铁上听见两个年轻人聊天,一个说“我辞职了,不想再为KPI活着”,另一个接
大气暖鱼鱼
2025-09-29 23:22:27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