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狱约20天后,他信决定请王室再次法外开恩,再给自己一个机会! 入狱仅20天,76岁的泰国前总理他信就按下了“求生键”。其律师9月29日证实,他信已正式向王室提交申请,恳请再次法外开恩,让自己不必服满一年刑期便能提前出狱。 这场看似仓促的请求,实则是他在泰国政坛棋局中,又一次精准计算的博弈。谁都清楚,他信这次入狱本就充满戏剧性。 2023年8月他结束15年流亡回国,获刑8年的当天就因“胸闷、高血压”转入医院,随后王室特赦令便接踵而至,刑期骤减至一年。2024年2月,他又以“年过七旬、服刑满半”为由假释出狱,等于没在监狱里真正待过几天。 这种“曲线服刑”的操作,成了军方等保守派攥在手里的把柄,2025年9月9日,泰国最高法院一纸裁决,以“住院期间规避服刑”为由,将他重新投入监狱,判处其服刑一年。 如今再求特赦,他信无疑是想复刻去年的“套路”。可王室会再给一次机会吗?要知道,泰国王室的特赦从不是随意之举,2023年的开恩背后,既有他信“认罪悔罪态度良好”“年事已高患病”的表面理由,更藏着政治交易的深层逻辑。 当时他信创立的为泰党联盟正冲击执政权,王室需要通过特赦拉拢其追随者,稳固自身根基。这次他信敢主动开口,底气显然来自对政坛局势的精准判断。 距离下次大选仅剩4个月,比他信家族更激进的人民党异军突起,民调支持率一路攀升。在他信看来,这个主张“削弱王室特权”的政党若真掌权,泰国王室的利益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威胁。 到那时,王室和军方必然需要一个可靠的盟友来遏制人民党,而自己家族掌控的为泰党,正是最佳人选,这盘棋他信看得通透。 他深知泰国政坛“三足鼎立”的微妙平衡:王室是精神核心,军方握有实权,而以他信为代表的民粹势力拥有深厚的民众基础。2006年他因军事政变下台,2014年妹妹英拉又被赶下台,可为泰党总能在选举中占据优势,足见其家族的号召力。 王室和军方虽忌惮他的势力,却也离不开他来制衡其他派系,这种“既打又拉”的关系,早已成了泰国政治的常态。他信急着出狱,更有现实考量。 为泰党如今虽在执政联盟中,但面对人民党的冲击已显疲态。他若能重获自由,便能凭借自己的威望和人脉为家族站台,整合民粹力量,帮为泰党稳住选情。 对王室而言,放他出来等于埋下一颗“制衡棋子”,一旦人民党真的威胁到自身利益,他信及其背后的势力就能成为缓冲。这种“互相需要”的默契,正是他信敢于开口的最大赌注。 可这次的局面,比2023年复杂得多。保守派军方本就对上次特赦耿耿于怀,如今他信刚入狱就求开恩,无疑会激化矛盾。军方若强烈反对,王室也需顾及这股力量。 毕竟泰国历史上十余次军事政变,或多或少都与王室态度相关,双方早已形成利益捆绑。此外,民众的观感也很关键,两次特赦若间隔太近,难免让人觉得“法律面前并非人人平等”,损害王室的公信力。 更关键的是,人民党的威胁是否真到了“非他信不可”的地步?目前民调虽呈上升趋势,但距离大选还有4个月,局势随时可能反转。王室或许会选择观望,等选情更明朗再做决定,而非急于出手。 毕竟特赦这张牌,打一次少一次,若过早用在他信身上,后续再遇危机便无牌可出。他信的申请,也暴露了泰国政治的深层困境:法律时常沦为政治博弈的工具,特赦成了调节派系平衡的手段。 从他信到英拉,再到如今的政坛乱象,每次权力更迭都绕不开“王室-军方-民粹”的三角博弈,普通民众的诉求往往被裹挟其中。这种体制性的矛盾,让泰国始终走在“选举-政变-再选举”的循环里,难以实现真正的稳定。 这场特赦请求的结局,或许要等选情逐渐清晰才能见分晓。若人民党持续领跑,王室大概率会松口,用他信制衡对手;若为泰党稳住优势,或军方反对声太强烈,他信可能就得在监狱里多待些时日。 但无论结果如何,这起事件都再次证明:在泰国,政治永远比法律复杂,人脉和时机永远比刑期重要。76岁的他信,早已把政治博弈刻进了骨子里。 从总理到流亡者,从医院“服刑”到重返监狱,他的人生轨迹本就是泰国政治的缩影。这次求特赦究竟是“棋高一着”还是“铤而走险”,没人能给出确切答案。 但可以肯定的是,泰国政坛的这潭水,只会因他的申请变得更浑。特赦令能否再次降临?或许只有泰国王室心里清楚。而对普通民众来说,他们更关心的是:这场政治博弈的背后,谁能真正为这个国家带来稳定与发展? 毕竟比起政客的起落,柴米油盐的生活,才是最实在的关切。
入狱约20天后,他信决定请王室再次法外开恩,再给自己一个机会! 入狱仅20天
不简单的幸福
2025-09-29 21:27:44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