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策略叫“难得糊涂”。定义为:大智若愚,大巧若拙。 1.“事可为而不为是懦

芳芳诗文 2025-05-24 15:50:16

有一种策略叫“难得糊涂”。定义为:大智若愚,大巧若拙。 1.“事可为而不为是懦夫,事不可为而强为是蠢汉”。难得糊涂是一种自我保护,不是“愚”和“痴”,亦不是“圆滑世故”,是为了实现心里平衡,是一种心里防御机制,小聪明的人聪明一时而不能聪明一世,而大智若愚的人却能明哲保身,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2。吃糊涂亏,积无量福。我们常说的“吃亏是福”,是寄托长远的清醒,也是心安理得、心境平和自在,是吃小亏避大亏的智慧。路径窄处,留一步与人行;滋味浓处,减三分让人尝。 3.花半开,酒半醉。《菜根谭》里说:笙歌正浓处,便自拂衣常往;更漏已残时,犹然夜行不休,笑俗士沉身苦海。“花要半开,酒要半醉”是一种大智若愚的体现,做人做事要具备如此修为,懂得恰到好处,适可而止。 4.心存忧患意识,居安思危。居安思危不是杞人忧天、不懂得安享太平,而是一种更稳妥成功的智慧。老子有言:豫兮若冬涉川。意在安乐时也不能忘乎所以,要如履薄冰地前进。 5.“众人皆醉我独醒。”《史记》中有一句名言,一直为世人所传颂,即“人弃我取,人去我予”。这是一种能够出奇制胜的逆向思维,它是一种对时事准确的洞察和对未来正确的评估,可以带给人更多机会。 6.不争,即争。不争是圣者为人之道。也是难得糊涂的做人策略。老子言:“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坦然而善谋。”都是告诉我们,越是不与人争不与事争看似糊涂的人,越是能够善于取胜的真正聪明的人。 7.诚心不可无,诈心不可有。《韩非子》中说:“巧诈不如拙诚”。自以为聪明的人往往不得善终,而真正大智大慧的人,表面上似乎都有点“愚”,不败人生,“才”不外露,说糊涂,不糊涂,愈是糊涂愈觉悟;说聪明,不聪明,聪明反被聪明误。 8.小不忍则乱大谋。忍得一时之气,免却百日之忧。忍是一种悠游处世的糊涂策略。 9.梨虽无主,尔心有主。有所失才能有所得,有所拒才能有所取。这是一种生存的法则。懂得取舍,方成大器。 10.善用“老二哲学”。不争强好胜,甘败下风。历史上,曹操可谓是野心勃勃的人物,但有人建议他称帝时,他说:“我不当皇帝,我当周公。”为什么?因为作为老二,进可攻,退可守,十分符合孔子“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的人生哲学。”堪称“识时务者为俊杰”,看似糊涂,实则为人处世大智慧。 11.衿而不争,群而不党。在那些拥有糊涂处世策略的人群中,他们始终懂得隐忍的重要性,当自己处于劣势时,他们审时度势选择忍耐;当别人技高一筹时,他们抓住机会厚积薄发。 12.风过笔而不留风。“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人高于众,众必非之。”学会藏锋露拙,放低姿态,不惹是非,不招人嫌,不招人妒,揣着明白装糊涂。 13.学会适度示弱,以柔克刚,于糊涂中见智慧。 烈风可以吹折一棵大树,却奈何不了一棵小草。铁锤可以砸碎坚硬的石块,却砸不坏软软的棉絮。寒山和拾得都是有德行的僧人,一天,寒山问拾得:“如果世间有人无端的诽谤我、欺负我、耻笑我、轻视我、鄙贱我、恶厌我、欺骗我,我要怎么做才对?”拾得回答道:“你不妨忍着他、谦让他、任由他、避开他、耐烦他、尊敬他、不要理会他,再过几年,你且看他。” 方方原创诗词 糊涂的智慧 人生哲理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