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开国元帅贺龙之子贺鹏飞秘密走进香港商人徐增平的办公室,他压低声音对徐增平说:“你帮我从乌克兰买一件东西回来。” 在上世纪末的北京,徐增平的办公室里,外面的冬风在窗户上呼啸着。这位经验丰富的商人坐在他的宽大皮质椅子上,浏览着一堆商业文件。他的办公室装饰典雅,墙上挂着几幅中国传统山水画,一个红木书架静静地摆放着各种书籍,从经济学到历史,再到国际关系。他从未想到自己的商业生涯会突然转向一个全新的方向——参与一项关乎国家尊严和军事实力的大事。 就在这个寒冷的冬日,门口传来了敲门声。徐增平抬头,看到了站在门外的贺鹏飞,一个身着军装的年轻人,他的姿态严肃而自信,眼神中透露着坚定和紧张。 “徐先生,打扰了。” 贺鹏飞走进办公室,向徐增平行了一个军礼。 “贺先生,有何贵干?”徐增平站起身,礼貌地迎接他,心中充满了好奇。 贺鹏飞没有绕弯子,直截了当地说道:“徐先生,我们需要您帮忙购买一艘航母。” 他的声音坚定,眼神中透露出不容置疑的认真。 徐增平一时愣住,这样的请求远远超出了他的预料。“购买航母?”他重复着这个词,试图从贺鹏飞的面容中寻找答案。 “没错,这是一件关乎国家安全和战略布局的大事。我们相信,凭借您在国际贸易上的经验和资源,能够完成这个任务。” 贺鹏飞的语气中充满了坚定和信任。 徐增平沉默了一会儿,他意识到这不仅仅是一次商业交易,而是一场涉及到国家未来的重大博弈。他的心中涌起了一股强烈的责任感。他深吸一口气,然后缓缓地点了点头,表示理解。 “这是一个重大的任务,我需要考虑一下。” 徐增平说道,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不确定。 “我理解您的顾虑,但请相信,国家会在您背后提供支持。” 贺鹏飞坚定地回应。 徐增平再次看向窗外,寒风依旧。他知道,接下来的日子将充满挑战和不确定性,但同时也是一个能够影响历史的机会。他的生活和职业轨迹即将因这个任务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徐增平和贺鹏飞面对面坐着,谈论着这艘即将被乌克兰出售的航母——瓦良格号。徐增平知道,这不仅是一艘航母,更是国家崛起的象征。他深吸一口气,然后坚定地点了点头,表示自己将全力以赴。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徐增平面临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首先是资金问题。虽然他是一位成功的商人,但购买一艘航母的资金需求远远超出了他的能力范围。在一次紧张的会议中,他向贺鹏飞坦承了自己的顾虑。贺鹏飞用坚定的眼神看着他:“你不需要担心资金问题,国家会在你的背后支持你。” 这番话极大地增强了徐增平的信心。他开始策划如何在国际舞台上巧妙地进行这一交易。为了掩盖真正的目的,徐增平决定扮演一个暴发户的角色。在与乌克兰官员的会谈中,他故意表现出对奢侈品的浓厚兴趣,声称自己“只是想买个航母玩玩”。 乌克兰的官员们最初对他的真实意图持怀疑态度,但徐增平的精心表演逐渐让他们放松了警惕。在经过多次谈判后,乌克兰方面终于同意出售航母。 然而,徐增平的野心不止于此。在一次谈判中,他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要求——购买航母的设计图纸。这一要求让乌克兰方面犹豫不决,但最终,在徐增平的智慧和策略下,他们同意了这一条件。 与此同时,美国及其盟友开始密切关注这一交易。他们意识到,这背后必有中国政府的支持。美国政府对此感到愤怒和失望,他们知道中国将通过研究瓦良格号来建造自己的航母。 果不其然,基于瓦良格号的基础,中国后来建造了辽宁舰,标志着中国海军走上了全新的征程。 通过徐增平的努力,中国不仅获得了一艘航母,更获得了海上强国的新起点。徐增平本人也因此成为了一个国家英雄,他的名字载入了中国的现代史册。 这个故事不仅是关于一个商人的奇异冒险,更是关于一个国家崛起的象征。徐增平和贺鹏飞两人的智慧与勇气,共同书写了一个国家的荣耀和梦想。在国家与个人命运交织的历史长河中,他们的故事永远闪耀着不朽的光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