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上,一艘核潜艇的反应堆能烧几十年,可以让它永远不上浮。但实际上,90天,就是极限了。瓶颈不是机器,是人。 核潜艇这玩意儿,听着牛气冲天,肚子里塞了个小型核电站,核裂变产生的热量加热水变成蒸汽,推着涡轮机转,螺旋桨一辈子都不带停的。最新一代燃料棒浓缩度高到吓人,一次加满够用二三十年,氧气用电解海水造,淡水直接从海里过滤现做现喝,理论上这艇就是个永动机,想潜多久潜多久,敌人声呐都摸不着影子。 可全世界所有核潜艇国家,美俄英法中印,加起来就这么几家,执行任务时愣是没人敢超过三个月。美国俄亥俄级平时巡逻70天左右,创纪录的也就140多天。英国先锋级最近硬憋到195天,艇壳上长满海藻,艇员回来跟丢了魂似的。中国早年091型改进艇在1985到1986年那次最大自给力考核,直接干了90昼夜,航程两万多海里,打破美国海神号84天的老纪录,那才是真极限测试。 为什么就是90天左右成天花板?很多人第一反应是吃的喝的扛不住。一艘战略核潜艇一般载130到160人,每天光食物就得耗掉几百公斤,三个月下来二三十吨起步。艇里空间抠门到极致,导弹舱、反应堆舱、设备舱占了大头,食物储藏室就那么几个角落,冷冻肉塞得满满当当,新鲜蔬菜水果前两周还能吃到土豆洋葱,后头全靠罐头压缩饼干和脱水菜。厨师班那几个人累成狗,每天从早四点干到晚七点,高温高湿油烟噪音,还得想方设法变花样,不然大家吃着吃着就倒胃口。 水倒是不愁,海水淡化设备24小时嗡嗡转,现制现用。氧气二氧化碳循环系统也靠谱,空气里总飘着点机油味和汗味,但起码能呼吸。真正要命的不是这些硬件,是人本身扛不住那种封闭感。 艇里一年到头恒温恒湿灯管亮着,分不清白天黑夜,通道窄到只能侧身过,高个子走路永远低头。床铺三层叠在一起,上铺爬梯子上去,中铺翻身都费劲,下铺一抬头就是别人脚。健身区就几台跑步机哑铃,大家轮着用,跑两步汗就下来了,擦干净赶紧让位。娱乐就几本书、一副象棋、一台放老录像的机器,声音还得压低,别吵到值班的。 时间一长,艇员体重掉、皮肤起疹子、耳朵嗡嗡响是常态。更狠的是心理那关。开始一周还新鲜,半个月后开始烦躁,一个月后很多人眼神发直,值班走神,聊天都没劲。军医天天测血压发维生素,艇长组织小组聊聊天,分发家人来信,可那种被钢铁和海水死死包住的感觉,谁都甩不掉。国外资料说,巡逻超八周后操作失误率明显上升,争吵增多,个别艇员甚至出现轻度抑郁。 中国那次90天长航,艇上温度40多度,湿度快100%,跟桑拿房一样,大家互相打气,咬牙挺过去,回来不少人瘦10斤,恢复两个月才正常。国外也差不多,美国英国研究表明,潜艇巡逻心理压力比太空站大,因为太空至少能看见地球和星星,潜艇外面永远漆黑一片,海水压力随时提醒你几百米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