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政府消息! 11月27日,英国政府正式宣布,不顾美国总统特朗普的施压,坚决推进对谷歌、脸书等美国科技巨头征收数字服务税,这笔税收预计每年能为英国带来数十亿英镑的财政收入,英国方面明确表示,在全球性的数字税协议达成之前,这个政策会一直有效。 这些美国科技巨头在英国赚得盆满钵满,缴税却玩起了“障眼法”。谷歌靠爱尔兰分公司转移利润,2024年在英营收超180亿英镑,实际缴税还不到3亿;脸书更夸张,把利润转到开曼群岛,硬生生做成“账面亏损”。这种只赚不缴的操作,英国早就忍够了。 英国这次硬刚,说白了是被财政压力逼到了墙角。现在公共债务飙到2.9万亿英镑,每年光付利息就超1000亿,经济增长预期还被腰斩到1%。数字服务税2%的税率不算高,针对的是全球营收超5.54亿、英区营收超2500万的企业,刚好戳中巨头痛处。 特朗普的施压可不是说说而已,上半年加拿大刚推数字税,就被美国叫停贸易谈判,最后只能乖乖取消。但英国根本不怕,毕竟有24个国家和地区都在跟进征税,欧盟多国早就走在了前面,单打独斗没用,抱团才能扛住美国的关税威胁。 这税看着是针对企业,其实是在纠正多年的税收不公。之前星巴克在英760家门店常年“亏损”,靠转移定价避税,曝光后才被迫补税。现在数字企业用同样套路赚走英国用户的钱,却把利润留在避税天堂,这笔账怎么算都不合理。 特朗普之所以急眼,是因为这些巨头背后都是美国利益。他刚退出拜登政府达成的全球最低税率协议,就是想护着自家企业逃税。可英国不吃这一套,财政大臣里夫斯要靠这笔钱填补220亿英镑的财政缓冲,哪能被美国的威胁吓退。 有人说这是单边主义,可全球性数字税协议谈了好几年没结果。经合组织的框架被美国撕毁,136个国家的共识成了废纸,英国再不主动出手,损失的就是本国利益,这种“被迫单边”其实是无奈的自保。 科技巨头们肯定不会坐以待毙,说不定会提高服务价格转嫁成本,让英国用户买单。但英国政府早有准备,把征税范围限定在广告、社交平台等核心业务,避开了数字音乐、影视等民生服务,尽量减少对普通人的影响。 这场税收博弈背后,是国家主权和企业霸权的较量。美国想让全世界为其科技企业“开绿灯”,英国却要捍卫自己的税收权益。随着更多国家加入征税行列,特朗普的报复大棒越来越难挥舞,数字经济的税收规则终将迎来公平的重塑。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