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分肉忘了车夫,次日车夫驾车把他拉到敌营,从此诞生一个成语。左传当中记载了一个

友绿聊历史 2025-11-28 10:23:46

将军分肉忘了车夫,次日车夫驾车把他拉到敌营,从此诞生一个成语。左传当中记载了一个让人啼笑皆非的故事,由于将军忘记分肉给车夫,结果次日被车夫驱车冲入敌军阵营,导致大军溃败,这就是“各自为政”四字成语的由来。很多人对此好奇,当时车夫究竟是怎么想的?   要知道,当时郑军与宋军交战乃是春秋时期的国战,容不得出现意外,而车夫本身也是宋国人,覆巢之下,他又怎么可能保全自己?   回顾一番,事情开始于郑国和宋国对战前夕,当时楚国出了个楚庄王,对周边来说威慑力很大,宋国跟郑国国力不佳,但如果联合起来照样能够带来一些麻烦,所以就引出了后续。   楚国开始选择招揽郑国,而郑国公子就此接受楚国命令,为了寻求自身安全攻打宋国,宋国自然要举兵反抗,但实际上由于郑国有着强大的楚国支援,宋国内部信心不足,士气低落。   为了改善这一状况,当时的宋军将领华元想了一个办法,他花费银两在军中杀羊犒赏军士,军中士气一时大振,凭借勇猛打退了郑国的进攻,但就在这时,车夫羊斟驾车将其拉到敌营。   导致华元被郑军围困俘虏,军心瞬间大乱,虽然有人想着整军回防,但除了华元之外,宋军当中没有什么具备足够威望的人物,军队一时间无法行动,被郑军逐个击破。   华元因此愤怒不已,质问羊斟为何选择这么做,羊斟回答称,昨天分羊肉是你作主,今天驾车则是我作主,这番话后来变成了“各自为政”这个四字成语,表明只管自己的主张。   我们也能看出这种做法的危害,羊斟仅仅因为一己私利,就选择将家国之战放置在天平上衡量,且在事发之后当即叛逃前往鲁国避难,可见小人是不具备什么仁义道德的。   要知道,就因为他的干扰,导致宋国无辜的百姓受难,也正因如此,羊斟就此被钉上了耻辱柱,但这件事其实展现了春秋战国时期的礼仪观念,私怨跟大义混杂在了一起。   后续华元从郑国逃出,回到都城后,也是被民众讥讽打了败仗,这其实有些偏向于后续军事领域的礼仪认定,也就是寻求战事胜利才是首要的,为达成目标应该放宽限制。   也就是原本不被道德认可的欺诈骗局,到了战场上就可以酌情采用,可见羊斟这件事本质上成为了礼仪标准改变前夕的经典事例,另外,也提醒领导者必须善于用人、识人。   如果要选择羊斟这样将个人利益摆在集体之前,甚至能够为了自身损失将集体葬送的人,那说明将领这方面的能力不足,就算被欺诈也是自己的责任,这也导致战国后间谍叛徒非常多。   究其根本,是因为个人私利放在家国大义之前的景象越来越多,谋略家开始将其作为一种战争条件应对,只能说古代行军经验都是靠一次次吃亏得到的,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宣公·宣公二年原文》

0 阅读:0

猜你喜欢

友绿聊历史

友绿聊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