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难想明白,咱们一些人为什么老是要把对日动武的条件设定成日本武力干涉中国的统一这么高。看似好像很强硬,实则让别人看起来很可笑,因为这是一种软弱的表现。 2023年NHK演播厅里,高市早苗对着镜头一字一句宣称:“中国统一即日本存亡之秋”,公然将干涉之手伸向中国内政——这早已不是简单的口头挑衅,而是对一个中国原则的赤裸裸挑战。 早在2021年,日本前副首相麻生太郎就曾在公开场合放话“台湾有事,日本也有事”,将台岛问题直接捆绑日本安全议题;到了2023年,美日同盟协议更是白纸黑字写入“台海安全”,把干涉意图从暗箱摆上了台面。 日本政客为何敢如此明目张胆? 细看其动作轨迹:从联合军演在东海、南海的频次加密,到情报共享机制向“针对台海”倾斜,再到军费连续多年突破GDP1%、自卫队装备持续升级,每一步都在为“介入”铺路。 更值得警惕的是其国内氛围。政界与媒体对中国的负面渲染层层加码,2022年底新版国家安全战略将中国定义为“最大战略挑战”,修宪、扩军的鼓噪从未停歇,右翼思潮正从隐性走向显性。 日本真有底气兑现“动武”承诺吗? 事实上,日本宪法对自卫队的出兵限制仍在,即便修宪声浪高涨,国内外反对声音也足以让其投鼠忌器;军事上,远洋作战能力、后勤保障体系与真正的“干涉需求”之间,还隔着难以逾越的鸿沟。 但这些“短板”并未阻止日本政客的叫嚣——他们要的本就不是实战,而是通过舆论施压构建“中国威胁”叙事,为扩军找借口,给台岛分裂势力递“定心丸”。 我国政府的态度始终清晰:2023年全国两会上,“统一是必然趋势,干涉必遭反制”的表态掷地有声;环岛演训的战机轰鸣、战舰列阵,正是对挑衅者最直接的回应。 外交部发言人多次警告:“台岛问题是中国内政,外部势力无权置喙。” 当对方已将“干涉”写在脸上,我们的底线岂能一再退让?那些将动武门槛抬到“对方先动手”的论调,看似理性,实则是给对手递上试探底线的标尺。 1972年中日建交时,日本政府白纸黑字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台岛属于中国”,如今却让这些承诺沦为废纸。 这种背信弃义的行径,若得不到有力反制,只会让更多外部势力效仿。 真正的强硬,从来不是等敌人挥拳才反击,而是让对手在抬手前就明白——触碰红线的代价,他们付不起。 台岛统一是历史必然,任何试图螳臂当车的外部干涉,注定只会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