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中国当提款机?中国每年给世卫缴上亿会费,但自打美国今年1月宣布退出后,世卫就三天两头喊没钱,就在3天前,这组织还建议各国明后年会费涨20%,这摆明了是想让别人替美国补窟窿? 美国赖账5.6亿,世卫为何要中国多交钱?全球治理的深层矛盾暴露无遗。 全球抗疫的“主心骨”,世界卫生组织(世卫组织)现在却陷入了“没钱办事”的困境。最近,世卫组织提议在2026-2027年度上调20%的会费,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但背后的真相令人愤怒:这并非是世卫“乱花钱”,而是美国悄悄“跑路”了。 作为世卫最大的出资国之一,美国的缺席带来了严重的后果。2024年,美国突然停缴会费,并且切断了每年数亿美元的自愿捐款,导致世卫组织面临5.6到6.5亿美元的资金缺口,这相当于世卫总预算的四分之一! 没有足够资金,世卫组织被迫裁员15%,缩减重要的防疫项目,甚至还要靠涨会费来弥补资金缺口。然而,在这场困境中,中国却明确表态:支持多边主义,但绝不会为其他国家的责任买单。 很多人可能不清楚,美国这一波“赖账”究竟有多大影响?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曾公开表示,美国的缺席让世卫的收入锐减,迫使组织不得不削减项目和人员。 根据世卫最新的改革计划,世卫总部高级管理层要从12人削减到7人,职能部门也从76个减少到34个,多个发达国家的驻地机构关闭,裁员幅度甚至超过40%。这些变化不仅影响了世卫的日常运作,还直接威胁到全球公共卫生安全。 美国停止的自愿捐款,原本是资助疟疾防控、疫苗接种等关键项目的“救命钱”。而这些项目的中断,意味着全球上亿人面临更高的传染病风险。美国一声不吭就退出,直接将全球卫生网络的防线撕开了一个大口子。 与美国的“赖账”形成鲜明对比,中国在全球公共卫生事业中的作用不可忽视。在2024-2025年度,中国按时足额缴纳了1.81亿美元的会费,是少数几个全额缴费的成员国之一。 在疫情最严峻的时候,中国不仅向世卫主导的“新冠疫苗实施计划”捐赠了12亿剂疫苗,还派遣了医疗专家组,支持全球各地搭建防疫体系。这些行动背后,体现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担当。 然而,中国明确指出,支持多边主义并不意味着要为其他国家的责任买单。在世卫组织执委会会议上,中国代表直言不讳:有些国家拖欠会费,却试图将责任转嫁给其他国家,这不是真正的多边主义,而是霸权主义。 事实上,世卫组织的资金困境早有预兆。现在,世卫的资金来源结构非常不合理:不到20%的资金来自成员国的会费,剩下的80%依赖于自愿捐款。 这样的资金模式意味着,世卫的项目往往无法做到长期规划。去年某些国家资助了抗生素耐药性监测项目,结果今年却撤资,导致项目中断。抗生素耐药性问题一旦失控,普通感冒也可能致命。 中国的立场,得到了许多发展中国家的支持。印度尼西亚卫生部长直言,国际组织的责任应该公平分担,不能让守规矩的国家承担额外负担。 巴西代表也呼吁改革会费计算方式,要求它更加公平地反映各国经济实力和发展水平。如今,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变化,新兴经济体的贡献日益增加,但它们在国际组织中的话语权和责任却没有相应提升。 美国的这一“甩锅”行为看似是在省钱,但实际上是在牺牲全球公共卫生安全。世卫如果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未来不仅防疫工作可能滞后,甚至连基础的传染病监测和疫苗分发也会受到严重影响。全球公共卫生安全是一张网,任何一国的缺失,都可能导致病毒的蔓延。 中国的“公平担当”,不仅是在维护自身权益,更是在推动建立一个更稳固的全球卫生安全网。如果每个国家都能履行应尽的国际义务,并公平分担责任,世卫组织才能有足够的资源和力量应对全球卫生危机,保障每个人的健康安全。 展望未来,世卫组织面临的挑战远未结束。除了资金缺口,疫苗公平分配、传染病监测和抗生素耐药性问题仍需要稳定的资金支持和各国的政治承诺。 而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不在于让守规矩的国家多交钱,而在于建立一个公平合理的责任分担机制。只有当每个国家都履行自己的义务,国际组织才能更好地应对全球公共卫生挑战。 你认为,世卫组织应该如何改革其资金机制,以防止被个别国家“绑架”?美国的缺席行为是否应当受到国际社会的追责?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