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才是我的祖国,我身体里流的是日本人的血,我不会再回中国!”被中国夫妇收养4

文史典个 2025-11-27 16:17:27

“日本才是我的祖国,我身体里流的是日本人的血,我不会再回中国!”被中国夫妇收养40年后,日本遗孤赵连栋回到了日本,对养母说出了这样一段话.....   东北的冬天别提多冷了。1945年日本人战败,仓皇撤退,留下了不少“日本遗孤”。这些孩子,有的被遗弃在大街小巷,有的甚至沦落垃圾堆。   当时,赵凤祥夫妇在自家门口发现了一个哇哇大哭的小孩:脸蛋冻得青一块紫一块,瘦得皮包骨头。要不是他们路过,这孩子多半早就冻死饿死。   赵凤祥夫妇没多想,直接把孩子抱回家。给他洗澡,喂稀饭,找医生看病。那时候家里本就不宽裕,但他们还是咬牙把这个“外来孩子”当亲生儿子养。   小孩身上什么证明都没有,语言不通,身世成谜。可这一家子没嫌弃,反而给他起了个中国名字:赵连栋。   日子一天天过去,赵连栋在中国慢慢长大。赵家人对他没二话,该吃吃、该喝喝、该上学就上学。邻里乡亲知道他的来历,都说赵家心眼实在,养了个“洋娃娃”。   可赵家人一句怨言都没有。赵连栋长到二十多岁,成了大高个,能干活,也孝顺。赵凤祥夫妇对子女一视同仁,从不给他贴标签。   有啥好吃的,先给他留一份。冬天棉衣棉裤,都是自己做了再给他穿。可以说,这40年里,赵连栋享受的,是地地道道中国人的生活和温情。   生活有时候就像一出没有剧本的戏。到了1992年,赵连栋已经年过不惑。这个年纪的人,心里总会泛起一些“根”的念头。   随着中日关系的缓和,日本方面开始大规模寻找遗孤,帮助他们回家。赵连栋心里也开始躁动,想知道自己的亲生父母是谁。   于是,他踏上了去日本寻亲的旅程。1992年底,他带着复杂的心情回到日本。那边的亲人一番认亲、泪水和温情,让赵连栋内心的日本血统一下子被唤醒了。   虽然语言已经生疏,习惯也有差异,但血脉的那根线,瞬间拉紧了他的心。赵连栋在日本找到了归属感。他一边感慨亲情的力量,一边也开始疏远在中国的养家。   1997年,赵家又经历了一场大变故。养母李秀荣意外摔成重伤,卧床不起。老人家一辈子没啥大愿望,就盼着临终前能再见一面养了40多年的“儿子”。   但赵连栋此时已经彻底扎根在日本,生活、事业、圈子全都在那边。李秀荣老人躺在病床上,自己写不了信,就让女儿代笔,一字一句写给赵连栋。   信里没有责怪,只有思念和牵挂:“妈妈想你,回来看看吧……”可赵连栋却回信说,工作太忙,实在走不开。无论家人怎么劝,他都没再回中国。   有时候,亲情就像一根弹簧,拉得太远了,总会断。养母直到去世,都没等到赵连栋回家看上一眼。那份养育之恩,终究敌不过远方的血脉牵绊。   赵连栋后来接受采访,说了一句让无数中国人心里不是滋味的话:“日本才是我的祖国,我身体里流的是日本人的血,我不会再回中国!”这话一出,立刻在社会上引发热议。   有人说,养了你40年,给了你饭吃、衣穿,咱中国的善良都给你了,怎么能说出这么绝情的话?也有人觉得,血脉归属是天生的,人各有志,不能勉强。   其实换个角度想,赵连栋的人生经历注定了他的挣扎。一个在中国长大的日本遗孤,内心深处始终有两个世界在拉扯。只不过,他最后选择了日本,选择了自己的“根”。   但无论如何,这句话确实让养育他的中国家庭心寒。毕竟,40年的陪伴和付出,最后只换来一句“不会再回中国”,谁的心里能不疼?   中国老百姓的善良,早就刻在骨子里。即便是当年的“侵略者后代”,只要落难在中国人家门口,该救就救、该养就养   有位老人曾经说,“孩子不是咱亲生的,但也养了这么多年,感情比亲生的还亲。”这份大气,这份善良,是咱中国最宝贵的民族底色。   赵连栋用自己的选择,给无数人出了道难题:血脉和养育,到底哪个更重要?有人说“养育之恩大于天”,有人说“落叶总归要归根”。   其实,这种问题没有标准答案。每个人的人生轨迹、心理感受、家庭背景都不一样,外人很难评判。   但咱中国人的胸怀,足以包容这样的选择。哪怕赵连栋一句“不会再回中国”,咱中国养父母还是会祝福他一路平安。这,就是民族的宽广和善良。   每每读到这样的故事,总让人心头泛酸。历史的洪流里,每个人都是一颗小石子,被推着走。赵连栋的故事,既是亲情的悲歌,也是历史的缩影。   咱中国之所以赢得世界尊重,不光因为经济发展,更因为这种善良和宽容。哪怕你最后选择离开,咱中国养父母依然会在远方默默祝福你。这,就是咱中国人的格局。   赵连栋的一生,是历史和人性的交错。40多年的中国养育,换不回一次归国探望。有的人说,他负了养父母;也有人说,他只是选择了自己的归属。   亲情和血脉,都是人生最难割舍的牵挂。人生的路,有时候只能一条走到黑,但愿每个人都能被温柔以待,无论身在何方。 参考资料: 《中国老人收养日本遗孤续:要活着再见他一面》——搜狐新闻

0 阅读:1
文史典个

文史典个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