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2月1日起,一线大城市的电动车销量会直线下降,因为旧国标电动车不让销售,只允

顾议史实 2025-11-27 11:15:32

从12月1日起,一线大城市的电动车销量会直线下降,因为旧国标电动车不让销售,只允许卖新国标电动车。   新国标的初衷,说得很正:增强安全、遏制改装、统一标准,比如,新车必须装北斗定位、整车防火、限速25公里,连“脚蹬子”都不再是标配。   听着很先进,确实比以前那些“拼装车”靠谱得多,可问题是,这一升级,价格也跟着“火箭蹿升”。   原来1500块能骑走的入门款,现在得2000起步,稍微好点的款式,轻松突破3000元,对普通用户来说,这不是小钱;对送外卖的骑手来说,这可能就是一个月的饭碗。   没人否认安全重要,但当安全变成“高消费”的代名词,市场自然就不淡定了。   自从新规公布之后,不少经销商提前清货,旧国标车卖疯了,甚至出现了“抢车潮”,到了新规正式落地的12月,销量断崖式下跌,几乎成了意料之中的事。   无锡、天津这类产业重地,已经出现了一批经销商关店,整个行业被迫重新洗牌。   对普通人来说,电动车买贵了,最多是多花点钱;但对外卖骑手来说,车慢了,就等于钱少了,这是一个被严重低估的问题。   目前全国外卖骑手超过1000万人,大部分集中在北上广深这些超大城市,他们每天骑行100公里以上,靠的就是电动车的灵活和速度,而新国标说了,25公里限速,谁也别想“解码提速”。   好比以前10分钟送到的单,现在得15分钟;一天能跑30单的,现在只能跑20多单。平台不等你,客户也不等你,骑手只能自己扛。   更尴尬的是,摩托车上不了路,电动摩托不让用,老国标被淘汰,新国标又不给力,一线城市骑手,成了“最尴尬的夹心饼干”。   不少人呼吁,能不能为这些高频使用者单独设计车型?或者在政策上稍微松口?但目前还没有明确回应。   这让骑手群体“边跑边等政策”,苦中作乐,实属无奈。   你以为,旧国标车退市了,就没人要了?错!   在市场规律里,越稀缺越值钱,特别是在几个一线城市,旧国标车一夜之间从“淘汰品”变成了“抢手货”。   不少人提前囤车,二手平台上价格也跟着水涨船高,原本八成新的旧车,价格竟然能卖到全新的一半甚至更高。   但这种短期泡沫能维持多久?没人能打包票,毕竟,政策是铁板一块,未来能不能上牌、年检、上路,都是未知数,而车主赌的,不过是一点“政策缝隙”和“执法弹性”。   与此同时,整个电动车行业开始“洗牌式整顿”,像雅迪这种头部品牌,早早就布局了新国标战略,推出钠电池、智能防盗等技术,趁机扩大市场份额。   而大量中小品牌则被新规“卡死”,要么被收购,要么被淘汰,行业集中度大幅提升,换句话说,电动车的“拼装时代”彻底终结,未来是巨头的游戏。   别光看国内的烦心事,其实这场“标准升级”,也在悄悄改变中国电动车的国际地位。   过去,中国电动车出口靠的是什么?价格便宜、体量大、门槛低,东南亚、非洲、南美,用得都是国内淘汰的技术,但现在可不一样了。   新国标提高了整车质量和安全标准,正好契合不少发展中国家对交通工具“安全化”的诉求,菲律宾、泰国等国的交通部门,已经表示要参考中国的标准设立本国法规。   这就意味着,中国电动车不再只是“便宜货”,而是“有标准、有技术、有品牌”的高端产品,头部企业自然更有机会“出海”,赚全球的钱。   只不过,这条路对所有企业都不是坦途,你得先熬过国内这波“阵痛期”,才能看到下一个春天。   说到底,新国标不是错,它也不是敌人,它的出发点是安全,是规范,是让马路更有序。   但在执行层面,怎么能让骑手不掉队、让消费者不吃亏、让企业不被迫转型破产,这才是考验政策智慧的地方。   一刀切容易,因地制宜难;提标准容易,顾全人情难,市场会慢慢适应,但政策也得慢慢松动。安全不能靠牺牲效率来换,进步也不能靠提高门槛来逼。   电动车的新时代来了,但别忘了,真正开这条路的,是每一个努力生活、拼命奔跑的普通人。 信息来源:买电动自行车必看!12月1日起,新标车上市,旧标车停售!——光明网

0 阅读:90

评论列表

姚剑

姚剑

2
2025-11-27 12:34

欺负穷人。把价格降下来。

猜你喜欢

顾议史实

顾议史实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