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的《MiMo-Embodied》技术报告,结合两条新闻一起看,更有...

电动知识小妹 2025-11-27 00:18:48
小米的《MiMo-Embodied》技术报告,结合两条新闻一起看,更有意思: 1. 11月20日,第50万辆小米汽车下线。 2. 前特斯拉 Optimus 灵巧手专家卢泽宇加盟。 中间连接的,正是 MiMo-Embodied 大模型。 大家还记得MiMo报告里提到的“正向迁移”吗?小米已经从算法层面验证了:让 AI 学会控制灵巧手去抓杯子,能反过来提升它开车的空间感知能力。 这种“通感”不是玄学,是可以通过多阶段训练和 CoT(思维链)强化出来的。 所以,卢泽宇的加入,补齐的是具身智能在硬件执行侧最关键的一块拼图,因为“灵巧手”是人形机器人最难攻坚的硬件堡垒,也是具身智能与物理世界交互最复杂的末端执行器;而 50 万辆车,则在源源不断地为这个通用的 AI 大脑输送海量的驾驶和环境数据。 雷军这是在用造车的规模效应,去养机器人的技术极点;反过来,又用机器人的精细化交互能力,去反哺智驾的认知上限。 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小米要搞“跨具身”模型了。以后你很难界定小米到底是一家车企,还是一家机器人公司。因为在那个统一的 AI 大脑看来,车只是带轮子的机器人,而机器人只是长了腿的智能终端。 当算法(MiMo)、数据(越来越多的车)和人才(卢泽宇们)在同一个时间点交汇,这波“软硬会师”的爆发力,恐怕会比我们想象的来得更快。[并不简单]

0 阅读:1
电动知识小妹

电动知识小妹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