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2025年11月25日12时11分,神舟二十二号无人飞船在我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 此前,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发布了本次飞行任务标识。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飞行任务标识中少了“载人”二字,代号从“SZ-22”变为“TGYJ1/SZ-22”,标识新加入“TGYJ”的拼音缩写,网友纷纷猜测可能是“天宫应急”的意思。 据官方介绍,该标识融合了中国航天元素与传统文化符号,标识以长城图案为基底,体现对航天员生命安全的庄严承诺;弓箭造型与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神舟飞船构成视觉主体,展现“蓄势待发”的力量感与“使命必达”的坚定信念;二十二支利箭环绕四周,精准呼应任务编号。色彩体系中,蓝色诠释航天科技底蕴,红色代表使命担当,橙色彰显应急救援的迅捷特性。整体设计既延续中国航天标识的美学传承,又创新融入应急救援要素,完美诠释了“以航天力量守护生命安全”的核心价值,展现了中国航天的技术实力与人文关怀。 [心][心][心] 有细心的网友发现,在标识中间有“TGYJ1/SZ-22”的字样。据悉,神舟二十二号飞船此前的代号为“SZ-22”,此次发布的标识则多了“TGYJ1”,许多航天爱好者开始猜测其含义。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此前发布的说明,中国载人空间站、货运飞船等都有各自的缩写,如天宫就是TG,天舟就是TZ。由此,结合此次标识介绍中“创新融入应急救援要素”的语句,不少人猜测“TGYJ”就是“天宫应急”的意思,而且是“天宫应急1号”。 神舟飞船上次“无人模式”还是14年前 极目新闻记者梳理历次神舟飞船发射任务发现,神舟飞船上一次以无人状态发射还是2011年11月发射升空的神舟八号,它的主要任务是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交会对接,是我国突破除天地往返、出舱活动技术之外最后一项载人航天基础性技术空间交会对接技术,是中国“三步走”空间发展战略中建造空间站的重要前提。 [心][心][心] 目前,神舟二十一号航天员乘组在轨状态良好,正在按计划完成各项既定工作。神舟二十号飞船将继续留轨开展相关试验。 11月5日神舟二十号飞船因疑似遭空间微小碎片撞击推迟返回后,任务总指挥部迅速启动预案,工程全线从容应对、科学处置,广大参研参试单位大力协同、攻坚克难,在20天时间里,稳步高效完成风险分析评估、方案论证决策、人员物资调动、乘组换船返回、飞船应急发射等工作,为国际航天领域高效应对突发事件提供了成功范例。 此次任务成功,充分彰显了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深刻诠释了中国载人航天“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理念,全面验证了中国空间站任务“打一备一、滚动备份”策略的科学性可靠性,实战考核了工程全线快速反应、应急处置的能力,生动践行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 [心][心][心] 随着神舟二十二号飞船即将发射升空,神舟二十号未来的用途也引发关注。 据此前报道,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返回舱舷窗玻璃出现细微裂纹,最大可能是受空间碎片外部冲击导致,不满足载人安全返回的放行条件,将继续留轨开展相关试验。 对此,闻新教授认为,空间站的对接口是有限的,航天员在太空维修飞船又很困难,因此神舟二十号飞船不会一直待在空间站,而会择机返回。返回的方式有两种可能性,一种是直接脱离空间站后直接落入南太平洋作废,另一种是以无人的方式返回指定着陆地点,再对飞船进行研究,分析碎片的划伤程度,研究未来如何更好地防御太空碎片。



